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仿真软件在AAO、CAST和MBR污水厂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1 仿真软件研究第12-14页
        1.3.2 CAST污水处理工艺第14-16页
        1.3.3 A~2/O污水处理工艺第16-18页
        1.3.4 MBR污水处理工艺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WEST软件概述第21-31页
    2.1 WEST仿真软件介绍第21页
    2.2 WEST仿真软件的建模步骤第21-28页
        2.2.1 进水组分的确定第22-26页
        2.2.2 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第26-27页
        2.2.3 模型校正第27页
        2.2.4 模型的验证第27-28页
    2.3 WEST高级实验功能第28页
    2.4 污水厂运行方案的评价第28-30页
        2.4.1 出水水质参数计算第28-29页
        2.4.2 泵、搅拌和曝气的能耗计算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昆明某MBR污水处理厂的模型建立和应用第31-45页
    3.1 污水厂概述第31-32页
    3.2 进出水水质特点分析第32-33页
    3.3 MBR工艺模型建立和校正第33-38页
        3.3.1 MBR工艺建模方案的选择第33-34页
        3.3.2 初始模拟结果第34-35页
        3.3.3 MBR模型校正第35-38页
    3.4 运行参数优化第38-41页
        3.4.1 因素选取第38-39页
        3.4.2 试验结果分析第39-41页
    3.5 提标改造的方案第41-42页
        3.5.1 方案提出第41页
        3.5.2 改造结果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5页
4 重庆某CAST污水处理厂的模型建立和应用第45-71页
    4.1 污水厂概述第45-46页
    4.2 进出水水质分析第46-50页
        4.2.1 进水水质分析第46-48页
        4.2.2 出水水质分析第48-50页
    4.3 CAST工艺的模型建立第50-57页
        4.3.1 建模方案的选择第50-52页
        4.3.2 春季初始模拟结果第52-54页
        4.3.3 春季模型校正第54-56页
        4.3.4 模型适用期验证第56-57页
    4.4 运行参数优化第57-65页
        4.4.1 因素选取第57-58页
        4.4.2 试验结果分析第58-65页
    4.5 提标改造的方案第65-69页
        4.5.1 方案提出第65-66页
        4.5.2 方案验证第66-68页
        4.5.3 改造结果第68-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5 昆明某A~2/O污水处理厂的模型建立和应用第71-89页
    5.1 污水厂概述及工艺参数第71-72页
    5.2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分析第72-74页
    5.3 污水厂建模第74-81页
        5.3.1 初始模拟结果第75-78页
        5.3.2 模型校正第78-81页
    5.4 污水厂运行优化第81-86页
        5.4.1 参数优化第81-85页
        5.4.2 能耗优化第85-86页
    5.5 提标改造的方案第86-87页
        5.5.1 方案提出第86页
        5.5.2 方案确定第86-87页
    5.6 本章小结第87-89页
6 WEST仿真软件在不同工艺中应用的对比第89-95页
    6.1 WEST中的污水处理模块第89页
    6.2 建模方式对比第89-91页
        6.2.1 布局第89-90页
        6.2.2 数据输出第90-91页
    6.3 应用重点对比第91-93页
        6.3.1 运行参数优化方法选择第91-92页
        6.3.2 提标改造方案选择第92-93页
    6.4 本章小结第93-95页
7 结论和建议第95-99页
    7.1 结论第95-96页
    7.2 建议第96-99页
致谢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磷酸铵镁沉淀的电化学强化脱氮技术研究
下一篇: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及化学稳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