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德国后工业景观改造方式与形成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1 产业结构的调整第10页
        1.2.2 旧工业区的衰退第10页
        1.2.3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第10-11页
        1.2.4 德国旧工业区景观改造的成功经验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4 相关基础理第13-15页
        1.4.1 恢复生态学第13页
        1.4.2 景观设计学第13-14页
        1.4.3 工业美学和艺术第14-15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1.5.1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第15-18页
        1.5.2 后工业景观第18-20页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0-23页
        1.6.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6.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6.3 论文框架第22-23页
第2章 基础性研究第23-3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5页
        2.1.1 工业遗产第23页
        2.1.2 工业废弃地第23-24页
        2.1.3 工业景观第24页
        2.1.4 后工业景观第24-25页
    2.2 德国后工业景观的发展历程第25-34页
        2.2.1 德国后工业景观的萌芽第25-26页
        2.2.2 联邦园林展的尝试第26-29页
        2.2.3 大地艺术应用于工业废弃地的改造第29-30页
        2.2.4 IBA 国际建筑展及后工业景观的成熟第30-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改造案例分类及特点分析第35-46页
    3.1 典型案例分类介绍第35-39页
        3.1.1 以历史保护为主的案例介绍第35-36页
        3.1.2 以环境整治为主的案例介绍第36-38页
        3.1.3 以经济复兴为主的案例介绍第38-39页
    3.2 改造共性分析第39-42页
        3.2.1 场地精神再生性第39-40页
        3.2.2 生态性第40页
        3.2.3 艺术性第40-42页
    3.3 改造差异性分析第42-45页
        3.3.1 不同程度的文化价值保留第42-43页
        3.3.2 不同服务人群的活动要素设计第43-44页
        3.3.3 不同产业类型的更新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德国后工业景观改造方式提炼第46-69页
    4.1 德国后工业景观的构成要素组成第46-47页
        4.1.1 自然景观第46-47页
        4.1.2 人工景观第47页
    4.2 自然景观的改造方式提炼第47-55页
        4.2.1 场地景观骨架架构第47-49页
        4.2.2 地形的处理第49-51页
        4.2.3 水体景观的恢复第51-53页
        4.2.4 植物景观的生态修复第53-55页
    4.3 人工景观的改造方式提炼第55-68页
        4.3.1 废弃工业建筑空间功能与形式的更新第55-62页
        4.3.2 废弃工业构筑物全方位的利用第62-66页
        4.3.3 工业废料的生态循环利用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德国后工业景观改造的形成机制第69-82页
    5.1 社会文化认识的诱导第69-73页
        5.1.1 对工业文化的保护与追溯第69-70页
        5.1.2 人的文化活动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第70-71页
        5.1.3 对景观美学和工业美学的重新认识第71-72页
        5.1.4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第72-73页
    5.2 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第73-75页
        5.2.1 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的需求第73-75页
        5.2.2 工业遗产旅游产业的推动第75页
    5.3 生态技术的进步第75-78页
        5.3.1 景观生态修复技术的支撑第75-76页
        5.3.2 低能耗技术对废弃工业建筑改造的推动第76-78页
    5.4 政策与制度的运行保障第78-80页
        5.4.1 相关法规对生态环境和遗产保护的纳入第78-80页
        5.4.2 科学有效的资金支配和管理运营制度第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人脸识别方法
下一篇: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典型措施评估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