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生境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群落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5页
    1.1 AM真菌的生物学形态特征第10-11页
    1.2 AM真菌分类第11-14页
        1.2.1 基于孢子形态的分类鉴定第11页
        1.2.2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分类鉴定第11-13页
        1.2.3 AM真菌的种质资源第13-14页
    1.3 AM真菌的生物学功能第14-19页
        1.3.1 AM真菌促进植物对土壤磷元素的吸收第15-18页
        1.3.2 AM真菌促进植物对氮和其它无机矿质营养的吸收第18页
        1.3.3 AM真菌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能力第18-19页
        1.3.4 AM真菌增加植物对病害和恶劣环境的抵抗力第19页
    1.4 AM生态学研究第19-23页
        1.4.1 AM真菌与生物群落第19-20页
        1.4.2 AM真菌与非生物环境第20-22页
        1.4.3 AM真菌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第22-23页
    1.5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1.5.1 研究目的第23-24页
        1.5.2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4页
    2.1 样品采集第25-26页
        2.1.1 样地选择第25-26页
        2.1.2 采样和植物样方调查方法第26页
        2.1.3 处理和保存第26页
    2.2 AM真菌孢子鉴定第26-29页
        2.2.1 孢子分离第26-27页
        2.2.2 孢子聚类鉴定第27页
        2.2.3 单孢分子辅助鉴定第27-29页
    2.3 侵染率和菌丝长密度测定第29-30页
        2.3.1 侵染率第29-30页
        2.3.2 菌丝长密度第30页
    2.4 土壤理化的测定第30-32页
        2.4.1 土壤含水量第30页
        2.4.2 土壤pH第30-31页
        2.4.3 土壤速效磷第31页
        2.4.4 土壤总磷总氮第31-32页
        2.4.5 土壤有机碳第32页
        2.4.6 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第32页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2-34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4-54页
    3.1 不同生境AM真菌群落和环境因子的异同第34-44页
        3.1.1 AM真菌孢子分类特征第34-38页
        3.1.2 AM真菌单孢鉴定第38-42页
        3.1.3 AM真菌和植物多样性相关指标第42-44页
    3.2 AM真菌相关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44-46页
    3.3 AM真菌群落和植物群落分析第46-50页
        3.3.1 AM真菌群落NMDS分析第46-49页
        3.3.2 群落指示物种分析第49-50页
    3.4 讨论与结论第50-54页
        3.4.1 讨论第50-53页
        3.4.2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P4型ATP酶ALA6参与高温胁迫的应答机理
下一篇:戈氏岩鹀分子系统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