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拟南芥P4型ATP酶ALA6参与高温胁迫的应答机理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7-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4页
    1.1 高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1-14页
        1.1.1 形态学上的变化第12-13页
        1.1.2 解剖学上的变化第13页
        1.1.3 水分相关第13页
        1.1.4 光合作用第13-14页
    1.2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第14-18页
        1.2.1 细胞膜热稳定性第15-16页
        1.2.2 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剂第16页
        1.2.3 激素变化第16-17页
        1.2.4 热激蛋白第17-18页
    1.3 磷脂与高温胁迫应答第18-22页
        1.3.1 生物膜磷脂的不对称性第18页
        1.3.2 P型ATP酶第18-20页
        1.3.3 P_4-ATP脂质转运酶第20-22页
    1.4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5页
    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1.1 植物材料第24页
        2.1.2 菌株与载体第24页
    2.2 实验仪器第24页
    2.3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24-25页
    2.4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第25-26页
        2.4.1 MS培养基第25页
        2.4.2 LB固体培养基第25页
        2.4.3 GUS染色液第25页
        2.4.4 卡诺固定液第25-26页
    2.5 实验方法第26-35页
        2.5.1 拟南芥培养第26页
        2.5.2 ALA6互补系和过表达系的建立第26-27页
        2.5.3 ALA6组织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第27页
        2.5.4 拟南芥高温胁迫耐受性分析第27-28页
        2.5.5 存活率的统计第28页
        2.5.6 相对离子渗透率分析第28页
        2.5.7 叶绿素含量分析第28-29页
        2.5.8 DNA提取与鉴定第29-31页
        2.5.9 RNA的提取与分析第31-33页
        2.5.10 半定量PCR(RT-PCR)第33页
        2.5.11 转录组测序第33-34页
        2.5.12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4-35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35-61页
    3.1 ala6突变体鉴定第35-36页
        3.1.1 T-DNA插入位点第35页
        3.1.2 纯杂合鉴定第35-36页
    3.2 ala6突变体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第36-42页
        3.2.1 5天苗龄第36-37页
        3.2.2 7天苗龄第37-38页
        3.2.3 14天苗龄第38-39页
        3.2.4 ala6-1突变体对高温胁迫敏感第39-42页
    3.3 过表达系、互补系以及点突变系对热胁迫的响应第42-50页
        3.3.1 转基因株系的建立第42页
        3.3.2 互补系对热胁迫的响应第42-44页
        3.3.3 过表达系对热胁迫的响应第44-45页
        3.3.4 点突变系对热胁迫的响应第45-46页
        3.3.5 ALA6转运磷脂的特性对植物耐热性至关重要第46-50页
    3.4 组织定位与时空表达模式第50-52页
    3.5 高温处理后ala6-1中叶绿素含量及离子渗透分析第52-54页
    3.6 ala6-1突变体转录组学分析第54-61页
第四章 讨论第61-64页
    4.1 ALA6通过维护膜稳定性参与高温胁迫相关的细胞响应第61-62页
    4.2 ALA6可诱导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第62-6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页
    5.2 展望第64-66页
        5.2.1 ALA6在激素信号通路中的功能第64页
        5.2.2 ALA6在植物抗逆中的功能研究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椭圆叶花锚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下一篇:青藏高原东缘不同生境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群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