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研究--以人民网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事件的报道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第一节 研究问题、内容与意义第8-9页
        一、研究问题第8页
        二、研究内容第8页
        三、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9-11页
        一、研究方法第9-10页
        二、创新之处第10-1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主要概念第11-20页
    第一节 科技新闻“面面观”第11-14页
        一、科技新闻概念的界定第11页
        二、科技新闻的特殊性第11-12页
        三、科技新闻的价值第12-13页
        四、我国科技新闻的发展历程第13-14页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传播第14-17页
        一、人民网科技新闻报道研究:选取研究平台第14-15页
        二、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研究:确定分析类目第15-16页
        三、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案例研究:选定研究案例第16-17页
    第三节 新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特性第17-20页
        一、新媒体概念的界定第17页
        二、新媒体传播特性分析第17-20页
第三章 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新闻专题研究第20-41页
    第一节 人民网简介第20-22页
        一、媒体属性:“网络上的人民日报”第20页
        二、受众定位:“重塑信仰,拓展年轻市场”第20-21页
        三、社会责任:“社会的良心道义所在”第21页
        四、报道特点:“全媒体、个性化、社交化”第21-22页
    第二节 新闻专题简介第22-33页
        一、主题海报第22页
        二、新闻版块第22-24页
        三、全天时直播间第24-25页
        四、航天人会客厅第25-26页
        五、图解·视频第26-27页
        六、分类报道第27-28页
        七、背景资料第28-29页
        八、互动展示模块第29-32页
        九、导航栏第32-33页
    第三节 报道方式分析第33-38页
        一、版式设计第33-34页
        二、新闻呈现方式第34-37页
        三、背景展现第37-38页
        四、交流互动第38页
    第四节 不足之处第38-41页
        一、“神一”到“神四”链接失效,背景资料缺失第38页
        二、“图集”名不副实第38-39页
        三、版块间展示内容重复第39页
        四、“分类报道”形式重于内容第39页
        五、“科技改变生活”内容与主题并不契合第39-41页
第四章 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报道文本分析第41-56页
    第一节 报道数量统计分析第41-43页
        一、报道“轰炸点”为“发射”、“交会对接”及“返回”环节第42页
        二、大量报道集中“发射”、“交会对接”及“返回”阶段第42-43页
        三、对“组合体飞行”阶段关注不足第43页
    第二节 发布频率统计分析第43-46页
        一、全天时发布信息第45页
        二、信息发布频率受新闻事件各环节的严格影响第45-46页
        三、信息发布上午较下午和晚上频繁第46页
    第三节 报道主题统计分析第46-49页
        一、报道主题变化紧跟新闻事件发展进程第46页
        二、关注航天科技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第46-47页
        三、“硬”主题“软”表达,提升受众阅读体验第47页
        四、“软”主题拉近科技新闻与受众距离第47页
        五、航天人物报道展现科技新闻人情味第47-48页
        六、精彩评论引导网络舆论第48页
        七、各阶段主题交叉,报道雷同化现象严重第48页
        八、航天科技关联民众生活类主题近乎缺失第48-49页
    第四节 体裁及篇幅统计分析第49-52页
        一、体裁上看,以消息和通讯为主第51页
        二、体裁单一,特写、专访和评论少第51页
        三、篇幅上看,以中短篇报道为主第51页
        四、长篇报道多转载于纸媒第51-52页
    第五节 消息来源统计分析第52-53页
        一、消息来源权威、广泛第52页
        二、航天员以太空特约记者身份参与报道第52页
        三、蚕宝宝自述飞天经历第52页
        四、消息来源缺乏普通民众第52-53页
    第六节 稿件原创性统计分析第53-56页
        一、航天器发射与返回阶段,稿件原创率较高第55页
        二、航天器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阶段,稿件原创率较低第55页
        三、转载稿件多来自《科技日报》第55-5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第56-63页
    第一节 研究发现第56-60页
        一、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新闻专题研究发现第56-58页
        二、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报道文本分析发现第58-60页
    第二节 思考与不足第60-63页
        一、研究思考第60-61页
        二、研究不足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公司南京分公司国内快递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公益报道中大众传媒的媒体形象研究--以2008-2016年《公益时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