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关于农民培训的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关于农民科技培训内容与培训体系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3 关于农民科技培训模式与培训机制的研究 | 第13页 |
1.3.4 关于农民科技培训需求与培训效果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5 关于科技培训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 | 第14页 |
1.3.6 关于农民科技素质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7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新型团场职工 | 第17页 |
2.1.2 团场职工教育 | 第17-18页 |
2.1.3 农业科技培训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第19页 |
2.2.3 职业教育学理论 | 第19页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八师农牧团场职工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 | 第21-32页 |
3.1 八师农业及团场经济发展状况 | 第21-26页 |
3.1.1 农业产业结构 | 第21页 |
3.1.2 人口与种植结构 | 第21-23页 |
3.1.3 主要农产品及产量 | 第23-25页 |
3.1.4 团场职工收入 | 第25-26页 |
3.2 职工农业科技培训现状 | 第26-31页 |
3.2.1 培训对象 | 第26-27页 |
3.2.2 培训内容 | 第27页 |
3.2.3 培训模式 | 第27-29页 |
3.2.4 培训方式 | 第29页 |
3.2.5 培训规模 | 第29-30页 |
3.2.6 宣传方式 | 第30-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八师农牧团场职工农业科技培训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32-45页 |
4.1 样本点选择与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4.1.1 样本点选择 | 第32页 |
4.1.2 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4.2 职工农业科技培训需求与满意度分析 | 第33-41页 |
4.2.1 职工家庭基本特征信息分布 | 第33-34页 |
4.2.2 职工农业科技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 第34-35页 |
4.2.3 农业科技培训职工素质调查分析 | 第35-37页 |
4.2.4 职工农业科技培训内容调查分析 | 第37页 |
4.2.5 职工农业科技培训模式调查分析 | 第37-40页 |
4.2.6 职工农业科技培训效果调查分析 | 第40-41页 |
4.3 八师农牧团场职工科技培训困境 | 第41-44页 |
4.3.1 职工文化功底差,削弱了培训的积极性 | 第41-42页 |
4.3.2 职工较为分散,组织难度系数大 | 第42页 |
4.3.3 科技兴趣不浓,职工学习主动性不强 | 第42-43页 |
4.3.4 配许投入不足,培训师资严重缺乏 | 第43页 |
4.3.5 保障体系不全,欠缺质量考核标准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八师农牧团场职工科技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5-53页 |
5.1 职工农业科技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45-47页 |
5.1.1 户主特征 | 第45页 |
5.1.2 培训需求 | 第45-46页 |
5.1.3 培训内容 | 第46页 |
5.1.4 培训方式 | 第46页 |
5.1.5 培训模式 | 第46-47页 |
5.2 模型选择与设计 | 第47页 |
5.3 变量选择与定义 | 第47-49页 |
5.4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5.4.1 模型回归结果 | 第49-50页 |
5.4.2 结果评价与分析 | 第50-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改善八师农牧团场职工农业科技培训的对策建议 | 第53-58页 |
6.1 加强职工科技培训观念 | 第53页 |
6.1.1 加强职工科技素质教育 | 第53页 |
6.1.2 构建职工科技教育长效机制 | 第53页 |
6.2 丰富科技培训内容 | 第53-54页 |
6.2.1 农业科技培训内容针对化 | 第53-54页 |
6.2.2 根据学员需求定制培训内容 | 第54页 |
6.2.3 建立培训专家学者库 | 第54页 |
6.3 培育推广高效的培训模式 | 第54-55页 |
6.3.1 推广有效的培训模式 | 第54-55页 |
6.3.2 建立动态的培训机制 | 第55页 |
6.4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55-56页 |
6.4.1 营造良好科技培训氛围 | 第55页 |
6.4.2 完善“培训后”服务 | 第55-56页 |
6.4.3 调动职工参与学习积极性 | 第56页 |
6.5 加强培训机构和单位的建设 | 第56-58页 |
6.5.1 定期培训教职工 | 第56-57页 |
6.5.2 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