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球面阵波束形成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球面阵波束形成器权值的设计 | 第13-14页 |
1.2.2 球面阵波束形成器的实现结构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球面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的基础理论 | 第17-26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球傅里叶变换 | 第17-21页 |
2.3 阵列信号模型 | 第21-24页 |
2.3.1 理想条件下的阵列模型 | 第21-24页 |
2.3.2 存在麦克风失配误差时的阵列模型 | 第24页 |
2.4 模态域宽带波束形成器的时域实现结构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球面阵模态域波束形成器的最差性能最优化设计 | 第26-37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现有最差性能最优化法及其时域推广 | 第26-29页 |
3.2.1 现有频域方法简述 | 第26-28页 |
3.2.2 推广的时域方法及其改进 | 第28-29页 |
3.3 提出的紧凑型最差性能最优化法的时域设计 | 第29-32页 |
3.3.1 方法原理 | 第30-31页 |
3.3.2 与现有方法的关系分析 | 第31-32页 |
3.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32-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适用任意形状波束图的球面阵模态域波束形成器时域结构 | 第37-57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时域实现结构的原理 | 第37-45页 |
4.2.1 Wigner-D函数 | 第37-39页 |
4.2.2 提出的时域实现结构 | 第39-43页 |
4.2.3 波束响应和白噪声增益 | 第43-45页 |
4.3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45-56页 |
4.3.1 轴对称形状的期望波束图 | 第46-51页 |
4.3.2 非轴对称形状的期望波束图 | 第51-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