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水平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数学直观想象的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2.1.1 想象与直观 | 第15页 |
2.1.2 联想与猜想 | 第15-16页 |
2.1.3 直观与直觉 | 第16-17页 |
2.1.4 直观与数学直观 | 第17页 |
2.1.5 数学直观与数学直觉 | 第17-18页 |
2.1.6 小结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2.3 水平划分及评价模型相关研究 | 第21-26页 |
2.3.1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理论 | 第21-22页 |
2.3.2 达朗齐等人的金字塔评价模型 | 第22页 |
2.3.3 李秉德的具体与抽象关系理论 | 第22-23页 |
2.3.4 苏洪雨几何素养评价指标和模型设计 | 第23-24页 |
2.3.5 杜佩璟的中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划分 | 第24-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27-33页 |
3.1 研究过程 | 第27页 |
3.2 研究方法及工具 | 第27-33页 |
3.2.1 素养评价框架 | 第28-30页 |
3.2.2 测试任务设计 | 第30-33页 |
第4章 水平评价的实施过程 | 第33-43页 |
4.1 预测分析 | 第33-36页 |
4.2 测试对象的选择 | 第36页 |
4.3 数据编码与整理 | 第36-43页 |
第5章 初步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5.1 测试卷信度效度分析 | 第43-44页 |
5.2 学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总体水平 | 第44-54页 |
5.2.1 数学直观想象测试水平分析 | 第44-47页 |
5.2.2 各题正确率分析 | 第47-48页 |
5.2.3 学生解题类型分析 | 第48-54页 |
第6章 小结 | 第54-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问题的成因 | 第55-57页 |
6.3 启示与建议 | 第57-62页 |
6.3.1 研究建议 | 第57-58页 |
6.3.2 教学建议 | 第58-60页 |
6.3.3 学习建议 | 第60-61页 |
6.3.4 不足与反思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附录 1:高中学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水平预测试卷 | 第65-67页 |
附录 2:高中学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测试卷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