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文教、卫生论文

网络谣言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研究--以S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论第10-20页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二)相关文献综述第12-18页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8页
    (四)研究资料与方法第18-19页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第19-20页
一、网络谣言的理论研究框架第20-24页
    (一)社会心理学理论第20页
    (二)传播学理论第20-22页
    (三)公共治理理论与协同理论第22-24页
二、现阶段网络谣言的样态分析:类型、特点与危害第24-37页
    (一)网络谣言的数据收集第24-31页
    (二)网络谣言的类型分析第31-32页
    (三)网络谣言的基本特点第32-35页
    (四)网络谣言的主要危害第35-37页
三、网络谣言的生成逻辑第37-42页
    (一)网络谣言的主体、本体、客体与载体第37-38页
    (二)网络谣言的生成过程第38-39页
    (三)网络谣言的传播扩散第39-40页
    (四)“生成-传播-影响”格局中的网谣再生产第40-42页
四、网络谣言治理的现状第42-45页
    (一)网络谣言治理的共识已经形成第42页
    (二)网络谣言治理的法律进程加快第42-43页
    (三)网络谣言治理的主体走向多元化第43页
    (四)网络谣言治理的流程初步形成第43页
    (五)网络谣言治理已呈现一定效果第43-45页
五、网络谣言治理存在的问题第45-50页
    (一)网络谣言治理还局限于网络层面第45-46页
    (二)网络谣言治理主体联动还不多第46页
    (三)网络谣言治理资源还不够第46-48页
    (四)政府治理方式还比较滞后第48-50页
六、国外网络谣言治理启示第50-53页
    (一)美国网络谣言的治理经验第50-51页
    (二)日本网络谣言的治理经验第51页
    (三)新加坡网络谣言的治理经验第51-52页
    (四)上述国家网络谣言治理启示第52-53页
七、深化网络谣言治理的对策第53-61页
    (一)控源头——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第53-54页
    (二)抓预警——强化网络谣言预警控制第54-55页
    (三)建防御——提高全民网络媒介素养第55-56页
    (四)强保障——强化制度、技术阻断保障第56-58页
    (五)多沟通——强化媒体沟通协作第58-59页
    (六)倡协同——政府主导协同治理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以河间市第五实验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