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瓜蒌薤白滴丸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

英文缩略词第10-11页
中文摘要第11-13页
英文摘要第13-15页
第一部分 瓜蒌薤白药效成分的提取、精制及验证第16-72页
    1 引言第16页
    2 实验材料第16-18页
        2.1 药品和试剂第16-17页
        2.2 实验仪器第17-18页
        2.3 生物样品来源第18页
    3 实验方法第18-39页
        3.1 溶液的制备第18-20页
            3.1.1 三氯化铝溶液的制备第18页
            3.1.2 1mol/L醋酸溶液的制备第18页
            3.1.3 醋酸钠-醋酸缓冲液(pH6.0)的制备第18页
            3.1.4 DPPH溶液的制备第18-19页
            3.1.5 乌拉坦溶液的制备第19页
            3.1.6 2%茚三酮乙醇的制备第19页
            3.1.7 L-赖氨酸、甘氨酸、L-精氨酸对照品的制备第19页
            3.1.8 瓜蒌薤白提取液的制备第19页
            3.1.9 瓜蒌薤白精制液的制备第19页
            3.1.10 瓜蒌、薤白、瓜蒌皮标准药材溶液的制备第19页
            3.1.11 槲皮素对照品的制备第19页
            3.1.12 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溶液的制备第19页
            3.1.13 亚甲蓝溶液的制备第19-20页
            3.1.14 1%三氯化铝水溶液的制备第20页
            3.1.15 0.5%醋酸镁甲醇的制备第20页
            3.1.16 10%硫酸乙醇的制备第20页
        3.2 总黄酮含量测定用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0-26页
            3.2.1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20页
            3.2.2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20-23页
            3.2.3 方法学考察第23-26页
        3.3 提取工艺的考察第26-34页
            3.3.1 超声提取工艺的考察第26-29页
            3.3.2 微波法提取工艺的考察第29-31页
            3.3.3 回流法提取工艺的考察第31-34页
        3.4 瓜蒌薤白提取液精制前后组分定性研究第34-37页
            3.4.1 瓜蒌-薤白提取液乙酸乙酯层组分分析第34-35页
            3.4.2 瓜蒌-薤白提取液正丁醇层组分分析第35-36页
            3.4.3 瓜蒌-薤白提取液水层组分分析第36-37页
        3.5 瓜蒌薤白精制液抗氧化性及对小鼠血浆中NO含量的影响第37-39页
            3.5.1 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第37页
            3.5.2 药效学研究第37-39页
            3.5.3 统计学方法第39页
    4 实验结果第39-65页
        4.1 提取工艺的考察第39-59页
            4.1.1 超声法提取工艺的考察第39-46页
            4.1.2 微波法提取工艺的考察第46-53页
            4.1.3 回流法提取工艺的考察第53-59页
        4.2 瓜蒌薤白提取液精制前后组分定性研究第59-64页
            4.2.1 瓜蒌-薤白提取液乙酸乙酯层组分分析第59-62页
            4.2.2 瓜蒌-薤白提取液正丁醇层组分分析第62-63页
            4.2.3 瓜蒌-薤白提取液水层组分分析第63-64页
        4.3 瓜蒌薤白精制液抗氧化性及对小鼠血浆中NO、SOD含量的影响第64-65页
            4.3.1 各组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第64页
            4.3.2 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第64页
            4.3.3 对NO、SOD含量变化的影响第64-65页
    5 讨论与小结第65-67页
    6 参考文献第67-72页
第二部分 瓜蒌薤白滴丸的制备及其工艺考察第72-82页
    1 引言第72页
    2 实验材料第72-73页
        2.1 药品和试剂第72页
        2.2 实验仪器第72-73页
    3 实验方法第73-74页
        3.1 瓜蒌薤白滴丸的制备第73页
        3.2 优化指标的测定第73页
        3.3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设计工艺第73-74页
    4 实验结果第74-80页
        4.1 回归方程的建立第74-77页
        4.2 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第77页
        4.3 效应面分析与优化第77-79页
        4.4 优先工艺的预测与验证第79-80页
    5 讨论与小结第80-81页
    6 参考文献第81-82页
第三部分 瓜蒌薤白滴丸中 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第82-91页
    1 引言第82页
    2 实验材料第82-83页
        2.1 药品和试剂第82-83页
        2.2 实验仪器第83页
    3 实验方法第83-86页
        3.1 溶液制备第83页
            3.1.1 对照品溶液第83页
            3.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83页
        3.2 色谱条件第83-84页
        3.3 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确认第84页
        3.4 方法学验证第84-86页
            3.4.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85页
            3.4.2 精密度试验第85页
            3.4.3 重复性试验第85页
            3.4.4 稳定性试验第85页
            3.4.5 回收率试验第85-86页
        3.5 样品含量测定第86页
        3.6 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HPLC特征图谱构建第86页
            3.6.1 特征图谱的测定第86页
            3.6.2 共有峰的指定第86页
            3.6.3 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计算第86页
    4 实验结果第86-88页
        4.1 样品含量测定第86-87页
        4.2 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HPLC特征图谱构建第87-88页
            4.2.1 特征图谱的测定第87页
            4.2.2 共有峰的指定第87页
            4.2.3 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计算第87-88页
    5 讨论与小结第88-89页
    6 参考文献第89-91页
第四部分 瓜蒌薤白滴丸的药效学研究第91-107页
    1 引言第91-92页
    2 实验材料第92-93页
        2.1 药品和试剂第92-93页
        2.2 实验仪器第93页
        2.3 生物样品来源第93页
    3 实验方法第93-95页
        3.1 药物提取液的制备第93-94页
            3.1.1 瓜蒌薤白滴丸溶液的制备第93-94页
            3.1.2 瓜蒌单味药溶液及薤白单味药溶液的制备第94页
            3.1.3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制备第94页
            3.1.4 复方丹参滴丸溶液的制备第94页
        3.2 试验分组第94页
        3.3 造模及大鼠心电图监测第94页
        3.4 血液生化学检测第94-95页
        3.5 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第95页
        3.6 统计学方法第95页
    4 实验结果第95-103页
        4.1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组方药味对大鼠心电图S-T段的影响第95-96页
        4.2 大鼠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96-97页
        4.3 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第97-103页
    5 讨论与小结第103-105页
    6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第107-108页
附录第108-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综述第112-121页
    参考文献第119-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研究
下一篇:地方高师院校美术教学论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