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目标匹配算法的SoPC设计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1 图像匹配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嵌入式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4-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SIFT算法的基本原理及SoPC设计技术第17-35页
    2.1 SIFT算法的基本原理第17-25页
        2.1.1 特征点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第18-20页
            2.1.1.1 尺度空间建立第18页
            2.1.1.2 差分金子塔建立第18-19页
            2.1.1.3 极值点检测第19页
            2.1.1.4 极值点精确定位第19-20页
            2.1.1.5 特征点梯度计算第20页
        2.1.2 特征点描述算法的基本原理第20-22页
            2.1.2.1 主方向确定第20-21页
            2.1.2.2 直方图统计第21-22页
        2.1.3 特征点匹配算法的基本原理第22-25页
            2.1.3.1 K近邻算法第22-23页
            2.1.3.2 欧式距离第23页
            2.1.3.3 穷举法第23-24页
            2.1.3.4 KD树算法第24-25页
    2.2 基于Zynq-7000平台的SoPC设计技术第25-33页
        2.2.1 基于Zynq平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第26-27页
        2.2.2 可复用自主封装IP核设计技术第27-28页
        2.2.3 Zynq-7000 SoC体系和ZC7020开发板简介第28-30页
            2.2.3.1 Zynq-7000 SoC体系架构第28-29页
            2.2.3.2 ZC7020开发板第29-30页
        2.2.4 PL和PS的接口技术第30-32页
            2.2.4.1 AXI接口协议第30-31页
            2.2.4.2 Zynq中的AXI接口第31-32页
            2.2.4.3 接口的选择第32页
        2.2.5 基于Zynq-7000平台的开发工具和流程第32-33页
            2.2.5.1 Vivado ID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第33页
            2.2.5.2 Xilinx 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第33页
            2.2.5.3 Vivado HLS (High-Level Synthesis)第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图像匹配系统的软硬件划分和架构设计第35-49页
    3.1 图像匹配系统软硬件划分第35页
    3.2 图像匹配系统的软硬件架构设计第35-36页
    3.3 图像匹配系统的硬件架构组件第36-41页
        3.3.1 ZYNQ7 Processing System第37-38页
        3.3.2 系统复位第38页
        3.3.3 AXI-DataMover第38-40页
        3.3.4 AXI互联矩阵第40页
        3.3.5 SIFT自封装IP核第40-41页
    3.4 Match自封装IP核设计第41-45页
        3.4.1 Match自封装IP核架构设计第41-42页
        3.4.2 Match自封装IP核功能模块第42-45页
            3.4.2.1 DataMover-CMD模块第42-43页
            3.4.2.2 DataMover-STS模块第43页
            3.4.2.3 Match匹配模块第43-44页
            3.4.2.4 寄存器读写模块第44-45页
        3.4.3 Match自封装IP核总线接口第45页
    3.5 图像匹配系统的工作流程第45-47页
        3.5.1 基于Vivado集成开发环境的硬件系统开发流程第45-46页
        3.5.2 图像匹配系统软硬件流程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图像匹配系统部分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第49-65页
    4.1 欧氏距离匹配算法的硬件化第49-57页
        4.1.1 欧氏距离匹配算法的基本流程第49-50页
        4.1.2 描述子传输第50-51页
        4.1.3 欧式距离计算第51-53页
        4.1.4 匹配对确立第53-55页
            4.1.4.1 最小欧氏距离和次小欧式距离的计算第53-54页
            4.1.4.2 阈值判断第54-55页
            4.1.4.3 坐标输出第55页
        4.1.5 欧氏距离匹配的算法优化第55-57页
            4.1.5.1 输入数据位宽的扩大第56页
            4.1.5.2 多个计算模块并行运算第56-57页
    4.2 图像匹配系统操作系统层体系架构设计第57-63页
        4.2.1 基于Xilinx SDK的软件系统设计流程第57-58页
        4.2.2 主函数的设计与实现第58-60页
        4.2.3 描述子生成函数及欧式匹配函数第60-63页
            4.2.3.1 描述子生成函数第60-61页
            4.2.3.2 欧式匹配函数第61-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图像匹配系统的模块验证和性能测试第65-73页
    5.1 欧氏距离匹配模块验证第65-67页
        5.1.1 欧氏距离匹配模块Modelsim仿真第65-66页
        5.1.2 欧氏距离匹配模块资源消耗第66-67页
    5.2 Match自封装IP核模块验证第67-68页
    5.3 图像匹配系统总体性能分析第68-72页
        5.3.1 图像匹配系统的平移性测试第68-69页
        5.3.2 图像匹配系统的旋转性测试第69-70页
        5.3.3 图像匹配系统的抗噪声性测试第70-71页
        5.3.4 图像匹配系统的光照性测试第71-72页
        5.3.5 图像匹配系统的逻辑资源和时间消耗第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工作总结第73页
    6.2 后期工作的完善和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作者简介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控刷新的全息显示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Converse 3D的房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