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构造论文--上部结构论文--桥面论文

BFRP模壳—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在长期荷载下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桥梁结构的长期性能现状第12页
        1.1.2 传统方法及FRP材料在实现高性能桥梁中的基本应用第12-13页
        1.1.3 一种新型预应力BFRP模壳-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开发及后续研究必要性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4-21页
        1.2.1 FRP型材生产及性能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FRP型材-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短长期性能研究第16-21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21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4页
第二章 BFRP模壳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第24-4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静载下BFRP模壳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试验第24-29页
        2.2.1 试验材料第24-25页
        2.2.2 试件的设计与制备第25-28页
        2.2.3 试验结果第28-29页
    2.3 静载下BFRP模壳与混凝土界面破坏过程分析第29-33页
        2.3.1 破坏特征第29-31页
        2.3.2 各级荷载下BFRP模壳的应变分布规律第31-32页
        2.3.3 三种界面处理方式下的粘结性能比较第32-33页
    2.4 静载下BFRP模壳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第33-39页
        2.4.1 粘结滑移界面受力分析第33-35页
        2.4.2 界面剪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第35-37页
        2.4.3 界面粘结滑移曲线第37-39页
    2.5 疲劳荷载下BFRP模壳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试验第39-42页
        2.5.1 疲劳试验设计第39-40页
        2.5.2 疲劳试验结果第40-41页
        2.5.3 界面疲劳S-N曲线第41-42页
    2.6 疲劳荷载下BFRP模壳与混凝土界面破坏过程分析第42-47页
        2.6.1 界面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分析第42-43页
        2.6.2 粘结界面的应变演化第43-45页
        2.6.3 粘结界面的相对滑移演化第45-47页
    2.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BFRP模壳-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第48-76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48-52页
        3.2.1 试件尺寸及相关参数第48-50页
        3.2.2 试件制作第50-52页
    3.3 试验加载及测试方案第52-56页
        3.3.1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第52-55页
        3.3.2 试验测试方案第55-56页
    3.4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56-61页
        3.4.1 静载试件B-C-0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56页
        3.4.2 疲劳试件B-C-1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56-57页
        3.4.3 疲劳试件B-C-2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57-58页
        3.4.4 疲劳试件B-C-3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58-59页
        3.4.5 疲劳试件B-C-4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59-60页
        3.4.6 疲劳试件B-C-5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60-61页
    3.5 疲劳性能分析第61-69页
        3.5.1 截面应变特征及分析第61-63页
        3.5.2 受压混凝土应变特征及分析第63-64页
        3.5.3 预应力板条与BFRP模壳应变特征及分析第64-66页
        3.5.4 BFRP模壳间应变特征及分析第66-67页
        3.5.5 跨中挠度变化规律及分析第67-69页
    3.6 疲劳破坏后的残余强度与刚度分析第69-71页
        3.6.1 疲劳破坏机理初步分析第69页
        3.6.2 残余强度及刚度退化分析第69-71页
    3.7 组合桥面板疲劳S-N曲线第71-73页
    3.8 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评价第73-74页
    3.9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BFRP模壳-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数值模拟第76-94页
    4.1 引言第76页
    4.2 有限元模拟软件介绍第76-80页
        4.2.1 ANSYS分析软件概述第76-77页
        4.2.2 单元的选取第77-80页
    4.3 有限元建模第80-84页
        4.3.1 定义材料属性第80-82页
        4.3.2 模型简化第82-83页
        4.3.3 模型建立及加载与求解设置第83-84页
    4.4 静力加载结果验证分析第84-86页
        4.4.1 极限荷载的对比第84-85页
        4.4.2 跨中荷载位移曲线对比第85-86页
    4.5 有限元分析疲劳寿命第86-91页
        4.5.1 ANSYS有限元疲劳分析简介第86页
        4.5.2 疲劳寿命数值模拟分析过程第86-88页
        4.5.3 疲劳寿命预测结果第88-91页
    4.6 组合桥面板疲劳控制因素分析第91-92页
    4.7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8页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第94-95页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页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桥梁动挠度监测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沿黄观光路渭南段绿化景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