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1 植物中萜类合成途径第二阶段酶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1.1 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 | 第12-14页 |
1.1.2 异戊烯基焦磷酸合酶 | 第14-18页 |
1.1.3 萜类合成前体的合成与分配的调控 | 第18-19页 |
1.2 茶树中萜类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3 立题依据和研究方案 | 第20-22页 |
1.3.1 立题依据 | 第20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3 研究方案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茶树IPPI、FPPS和GGPPS克隆和表达分析 | 第22-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2-23页 |
2.1.3 RNA提取 | 第23页 |
2.1.4 RACE克隆 | 第23-27页 |
2.1.5 目的基因cDNA全长克隆 | 第27-29页 |
2.1.6 目的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 | 第29-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2.2.1 目的基因cDNA全长克隆 | 第30-31页 |
2.2.2 目的基因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第31-33页 |
2.3 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茶树IPPI、FPPS和GGPPS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50页 |
3.1 方法 | 第34-3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8页 |
3.2.1 序列相似性和同源性分析 | 第35-37页 |
3.2.2 目的基因编码产物的性质分析 | 第37-41页 |
3.2.3 编码蛋白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41-48页 |
3.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茶树GGPPS的功能互补分析 | 第50-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0-51页 |
4.1.3 载体构建 | 第51-52页 |
4.1.4 异源表达 | 第5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4.3 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