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上海老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一、市场经济制度初步确立 | 第12页 |
二、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的需求 | 第12-13页 |
三、社会力量的初步兴起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现实意义 | 第14页 |
二、应用价值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15-16页 |
二、市场失灵理论 | 第16-17页 |
三、组织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四、我国理论发展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老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发展历史 | 第20-22页 |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的确立 | 第20-21页 |
二、老城区的形成 | 第21页 |
三、老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展中的转折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一、初步改革 | 第22-23页 |
二、当前状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一、原有防控体系基本失效 | 第24-26页 |
二、政府管理总体缺位 | 第26页 |
三、衔接不周延 | 第26-27页 |
四、社会力量薄弱 | 第27页 |
五、老城区特定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老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5页 |
第一节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管理环境变化 | 第29-32页 |
一、利益调整造成社会分化 | 第29-30页 |
二、二元结构形成人口流动 | 第30-31页 |
三、管理环境复杂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社会控制跟不上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 | 第32-34页 |
一、法制建设缺失 | 第32-33页 |
二、道德的失范 | 第33页 |
三、社会力量不成熟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老城区特殊的治安问题原因 | 第34-35页 |
一、对外来人员管理和服务未形成制度规范 | 第34页 |
二、基础设施落后,客观条件先天缺陷 | 第34页 |
三、政府管理不当,物业管理市场化不足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老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革的方向及途径 | 第35-40页 |
第一节 改革方向 | 第35页 |
第二节 改革途径 | 第35-40页 |
一、加快改革步伐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第36页 |
二、加大立法力度确定社会防控新体系 | 第36-37页 |
三、明确公安主体地位使责任归位 | 第37-38页 |
四、实行物业管理市场化 | 第38页 |
五、积极培育并引进非政府组织力量 | 第38-39页 |
六、建立防控体系保障机制 | 第39-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