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治理及合作治理理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治理”的概念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合作治理是人类公共事务管理的全新模式 | 第14-17页 |
一、合作治理的优势 | 第14-15页 |
二、构建合作治理模式的现实基础 | 第15-16页 |
三、合作治理的障碍性因素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合作治理视野下的人民政协工作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人民政协在合作治理中的地位和优势 | 第20-29页 |
第一节 人民政协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 | 第20-23页 |
一、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 | 第20-21页 |
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实效不断增强 | 第21-22页 |
三、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意义更为重大 | 第22页 |
四、人民政协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 第22-23页 |
五、人民政协工作的开放度不断提升 | 第23页 |
第二节 人民政协新优势 | 第23-26页 |
一、人民政协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机构 | 第23-24页 |
二、人民政协是服务经济建设的智力源泉 | 第24-25页 |
三、人民政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协合作治理的依据 | 第26-29页 |
一、地方政协是构建地方合作治理模式的行为主体之一 | 第26-28页 |
二、地方政协组织及其委员作为合作治理行为主体之一的政策基础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钟楼区政协合作治理的实践及途径 | 第29-41页 |
第一节 钟楼区“产学研”对接活动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钟楼区“产学研”对接活动的模式 | 第31-34页 |
一、初级阶段的校企自主合作模式 | 第31页 |
二、政府主导下的基地型和依托孵化器合作模式 | 第31-33页 |
三、政协推动产学研工作的模式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协合作治理的途径 | 第34-41页 |
一、委员提案推动了政府各项工作 | 第34-36页 |
二、专题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 第36-37页 |
三、政协视察工作是开展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 第37-38页 |
四、多层次的协商或通报是扩大有效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 第38-39页 |
五、社情民意突出了政协为民进言功能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合作治理模式下地方政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41-54页 |
第一节 关于合作治理主体方面 | 第41-45页 |
一、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 第41-44页 |
二、在政协组织中实现协商机构专门化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关于地方政协组织的界别构成方面 | 第45-49页 |
一、合理调整和设置界别 | 第45-48页 |
二、增加党派在政协中的权重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关于政协制度建设方面 | 第49-52页 |
第四节 关于政协民主监督方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