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1.1.1 国内旅游业和旅游投资项目发展 | 第10-12页 |
1.1.2 旅游投资项目技术经济分析 | 第12-14页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4-18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旅游、旅游业及其关联效应的定量分析 | 第20-31页 |
2.1 旅游 | 第20-21页 |
2.2 旅游业 | 第21-26页 |
2.2.1 产业及其分类 | 第21-22页 |
2.2.2 旅游产业及其特点 | 第22-24页 |
2.2.3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 第24-26页 |
2.3 旅游业关联效应的定量分析 | 第26-31页 |
2.3.1 向前诱发(拉动)效应——影响力系数 | 第28-29页 |
2.3.2 向后波及效应——需求感应度系数 | 第29页 |
2.3.3 关联度系数 | 第29-30页 |
2.3.4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旅游项目投资和融资分析 | 第31-55页 |
3.1 旅游投资和旅游投资项目 | 第31-32页 |
3.2 旅游投资的特点 | 第32-35页 |
3.3 旅游项目投资分析 | 第35-41页 |
3.3.1 旅游项目投资决策 | 第35-38页 |
3.3.2 旅游投资模式设计 | 第38-40页 |
3.3.3 中国旅游业的投资方向和重点 | 第40-41页 |
3.4 项目融资分析 | 第41-46页 |
3.4.1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 第41-45页 |
3.4.2 项目融资的框架结构 | 第45-46页 |
3.5 旅游项目融资分析 | 第46-49页 |
3.5.1 融资方式 | 第46-47页 |
3.5.2 融资效率评价 | 第47-48页 |
3.5.3 旅游企业成长过程与融资方式的演变 | 第48-49页 |
3.6 旅游项目融资的新拓展——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 第49-55页 |
3.6.1 产业投资基金综述 | 第49-50页 |
3.6.2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 第50-52页 |
3.6.3 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及评价 | 第52-55页 |
第四章 旅游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第55-77页 |
4.1 旅游市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 第55-57页 |
4.1.1 旅游市场发展的特点 | 第55-56页 |
4.1.2 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 第56-57页 |
4.2 旅游投资项目的收入模式研究 | 第57-60页 |
4.3 旅游投资项目财务评价 | 第60-64页 |
4.3.1 财务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 第60-62页 |
4.3.2 财务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第62-64页 |
4.4 我国的旅游上市企业 | 第64-67页 |
4.5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综述 | 第67-72页 |
4.5.1 经济增加值评价法 | 第67-69页 |
4.5.2 平衡记分卡法 | 第69-70页 |
4.5.3 加权加法评分合成法 | 第70-71页 |
4.5.4 因子分析法 | 第71-72页 |
4.6 我国旅游上市企业经济效益实证分析 | 第72-77页 |
4.6.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2-73页 |
4.6.2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第73-76页 |
4.6.3 结论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旅游项目环境税费分析 | 第77-103页 |
5.1 环境问题和环境资源价值 | 第77-80页 |
5.1.1 旅游环境问题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77-79页 |
5.1.2 环境资源价值 | 第79-80页 |
5.2 环境价格策略 | 第80-81页 |
5.2.1 税费方式的环境价格策略 | 第81页 |
5.2.2 产权方式的环境价格策略 | 第81页 |
5.3 环境税 | 第81-87页 |
5.3.1 环境税和最优庇古税的确定 | 第82-84页 |
5.3.2 环境税的优势和应用条件 | 第84-85页 |
5.3.3 欧盟及荷兰的环境税收制度 | 第85-87页 |
5.4 我国环境税收体制的设计 | 第87-92页 |
5.4.1 环境税收制度的影响 | 第87-89页 |
5.4.2 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构建 | 第89-92页 |
5.5 旅游项目的环境税费研究 | 第92-99页 |
5.5.1 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 | 第92-93页 |
5.5.2 旅游环境恶化的经济学原因 | 第93-95页 |
5.5.3 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对策 | 第95-96页 |
5.5.4 我国旅游业的排污收费制度 | 第96-97页 |
5.5.5 我国旅游业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 第97-99页 |
5.6 旅游项目实施生态补偿税的研究 | 第99-101页 |
5.6.1 旅游生态补偿税的设计 | 第99-100页 |
5.6.2 完善旅游生态补偿收费制度 | 第100-101页 |
5.7 结论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旅游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 第103-136页 |
6.1 旅游投资项目风险及风险整合 | 第103-108页 |
6.1.1 旅游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风险 | 第103-105页 |
6.1.2 旅游项目投资前期阶段风险 | 第105-106页 |
6.1.3 旅游项目投资建设和投入阶段风险 | 第106-107页 |
6.1.4 旅游投资项目整合风险分析 | 第107-108页 |
6.2 传统的净现金流量贴现法 | 第108-109页 |
6.3 实物期权理论综述 | 第109-113页 |
6.3.1 期权和实物期权 | 第109-111页 |
6.3.2 实物期权的特征和投资分类 | 第111-113页 |
6.4 期权博弈分析方法 | 第113-117页 |
6.4.1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 第113-115页 |
6.4.2 期权博弈方法研究 | 第115-117页 |
6.5 旅游投资项目期权博弈分析 | 第117-120页 |
6.5.1 旅游投资项目期权博弈的基本要素 | 第117页 |
6.5.2 期权博弈方法与净现值评价法的比较 | 第117-119页 |
6.5.3 市场形态及旅游投资项目期权博弈分析程序 | 第119-120页 |
6.6 旅游投资项目定价研究 | 第120-128页 |
6.6.1 静态净现值 | 第120-121页 |
6.6.2 旅游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价值 | 第121-125页 |
6.6.3 旅游投资项目博弈模型 | 第125-128页 |
6.7 具有可转换期权特征的旅游投资项目期权博弈分析 | 第128-136页 |
6.7.1 模型与分析 | 第128-135页 |
6.7.2 结论 | 第135-136页 |
第七章 旅游项目危机管理 | 第136-152页 |
7.1 危机综述 | 第136-140页 |
7.1.1 危机的界定 | 第136-138页 |
7.1.2 危机的分类和生命周期 | 第138-140页 |
7.2 安全观、安全科学和安全文化 | 第140-141页 |
7.2.1 安全观和安全科学 | 第140页 |
7.2.2 安全文化与和谐理念 | 第140-141页 |
7.3 危机管理 | 第141-144页 |
7.3.1 危机管理综述 | 第141-142页 |
7.3.2 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危机管理计划 | 第142-144页 |
7.4 旅游投资项目危机管理 | 第144-149页 |
7.4.1 旅游项目发展新潮流 | 第144-145页 |
7.4.2 旅游项目危机管理 | 第145-149页 |
7.5 旅游项目危机管理机制 | 第149-152页 |
7.5.1 熵增现象 | 第149-150页 |
7.5.2 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 | 第150-152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2-155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52-154页 |
8.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 第154-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6-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