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1.1.1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应用 | 第9-10页 |
1.1.2 选材的发展应用 | 第10-11页 |
1.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1.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3页 |
1.2.2 从头算法 | 第13-14页 |
1.2.3 ONIOM 计算方法 | 第14-15页 |
2 葡萄糖氧化酶活性中心(黄素)和碳纳米面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15-25页 |
2.1 引言 | 第15-16页 |
2.2 计算细节 | 第16-17页 |
2.3 结果讨论 | 第17-23页 |
2.3.1 黄素与碳纳米面以平行耦合模式相互作用 | 第17-19页 |
2.3.2 黄素与碳纳米面以垂直耦合模式相互作用 | 第19-20页 |
2.3.3 平行耦合模式和垂直耦合模式的对比结果 | 第20-21页 |
2.3.4 探讨碳链对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1-23页 |
2.4 小结 | 第23-25页 |
3 葡萄糖氧化酶活性中心(黄素)和碳纳米管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25-37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计算方法和细节 | 第26-27页 |
3.2.1 计算方法 | 第26页 |
3.2.2 分层细节 | 第26页 |
3.2.3 构型设计 | 第26-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3.3.1 平行构象分析 | 第27-28页 |
3.3.2 环绕构象分析 | 第28-30页 |
3.3.3 综合对比分析 | 第30-35页 |
3.4 小结 | 第35-37页 |
4 黄素和糖环相互作用过渡态的理论研究 | 第37-48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黄素与糖环反应的中间过渡态 | 第38-41页 |
4.2.1 过渡态的计算 | 第38-39页 |
4.2.2 结果讨论 | 第39-41页 |
4.3 有碳纳米面参与时的黄素与糖环反应的中间过渡态 | 第41-43页 |
4.3.1 有碳纳米面参与时的过渡态的计算 | 第41页 |
4.3.2 结果讨论 | 第41-43页 |
4.4 有碳纳米管参与时的黄素与糖环反应的中间过渡态 | 第43-46页 |
4.4.1 有碳纳米管参与时的过渡态的计算 | 第43页 |
4.4.2 平行式构型的结果讨论 | 第43-44页 |
4.4.3 环绕式构型的结果讨论 | 第44-46页 |
4.5 综合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4.6 小结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附录 | 第60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