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1 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0-13页 |
1.1.1 混凝剂概述 | 第10-12页 |
1.1.2 水处理中混凝机理简述 | 第12-13页 |
1.2 稀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1 稀土吸附剂处理废水 | 第13-14页 |
1.2.2 稀土复合混凝剂处理工业废水 | 第14页 |
1.2.3 稀土催化剂处理工业废水 | 第14页 |
1.3 焦化废水及焦化废水处理现状 | 第14-17页 |
1.3.1 焦化废水的危害 | 第14-15页 |
1.3.2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5-16页 |
1.3.3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 | 第16页 |
1.3.4 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 | 第16-17页 |
1.4 污泥比阻的意义 | 第17页 |
1.5 稀土混凝剂 | 第17-19页 |
2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2.1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2.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2.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4 实验步骤 | 第20-21页 |
3 碱式稀土混凝剂的制备实验 | 第21-29页 |
3.1 实验准备 | 第21页 |
3.2 混凝剂制备中的单因素实验 | 第21-25页 |
3.2.1 氢氧化钠浓度的确定 | 第21-22页 |
3.2.2 稀土加入量的分析 | 第22-23页 |
3.2.3 沸腾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4 恒温水浴时间的影响 | 第24页 |
3.2.5 恒温水浴温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3.3.1 正交实验因素的确定 | 第25-28页 |
3.4 实验结果及小结 | 第28-29页 |
4 性能分析和对比试验的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4.1 实验准备 | 第29-30页 |
4.2 各个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30-34页 |
4.2.1 浊度的测定 | 第30页 |
4.2.2 pH 值的测定 | 第30-31页 |
4.2.3 COD_(Cr)的测量 | 第31-32页 |
4.2.4 色度的测定 | 第32-34页 |
5 混凝剂的性能分析实验 | 第34-42页 |
5.1 投药量的确定 | 第34-35页 |
5.2 最佳浊度范围的确定 | 第35-37页 |
5.3 最适 pH 值范围的确定 | 第37-38页 |
5.4 水力条件的确定和影响 | 第38-41页 |
5.5 小结 | 第41-42页 |
6 在焦化废水上的处理应用与其他混凝剂的对比分析 | 第42-56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6.1.1 实验前的准备 | 第42页 |
6.1.2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6.2 实验 | 第43-51页 |
6.2.1 碱式稀土混凝剂对焦化废水的处理 | 第43-45页 |
6.2.2 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铁的比较 | 第45-47页 |
6.2.3 碱式稀土混凝剂与 M180 和 LD101 的比较 | 第47-49页 |
6.2.4 综合对比实验 | 第49-51页 |
6.3 污泥比阻的测量及比较 | 第51-54页 |
6.3.1 实验原理及计算 | 第51-53页 |
6.3.2 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 第53-54页 |
6.3.3 结果分析 | 第54页 |
6.4 碱式稀土混凝剂的混凝机理 | 第54-55页 |
6.5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