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关键技术D2D的相关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言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D2D通信技术介绍 | 第13-17页 |
1.2.1 D2D通信场景 | 第14-15页 |
1.2.2 D2D通信的优势 | 第15-16页 |
1.2.3 D2D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 | 第16-17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研究创新以及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1.5 论文安排 | 第2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空间泊松点过程应用及介绍 | 第22-29页 |
2.1 空间泊松点过程简介 | 第22-26页 |
2.1.1 空间点过程简介 | 第22-23页 |
2.1.2 空间齐次泊松点过程 | 第23-24页 |
2.1.3 空间非齐次泊松点过程 | 第24-26页 |
2.2 空间泊松点过程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微波与毫米波结合的D2D混合波段通信 | 第29-44页 |
3.1 毫米波技术简介 | 第30-35页 |
3.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 第35-37页 |
3.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37-40页 |
3.3.1 纯微波D2D通信系统 | 第38-39页 |
3.3.2 纯毫米波D2D通信系统 | 第39-40页 |
3.3.3 毫米波与微波混合的D2D通信系统 | 第40页 |
3.4 仿真结果和性能评估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基于能量收集的协作D2D通信 | 第44-63页 |
4.1 能量收集简介 | 第44-46页 |
4.2 协作D2D通信简介 | 第46-47页 |
4.3 系统模型和干扰分析 | 第47-50页 |
4.4 三种中继选择策略 | 第50-54页 |
4.4.1 BRS策略 | 第50-52页 |
4.4.2 CRS策略 | 第52-53页 |
4.4.3 DRS策略 | 第53-54页 |
4.5 系统最优传输速率分析 | 第54页 |
4.6 仿真结果和性能评估 | 第54-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5.1 总结 | 第63-64页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