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调制识别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基于决策论的识别方法 | 第11-12页 |
1.2.2 基于统计模式的识别方法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数字通信信号的基本调制技术 | 第16-28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调制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3 数字调制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4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 第17-21页 |
2.4.1 2ASK调制原理 | 第17-18页 |
2.4.2 2FSK调制原理 | 第18-19页 |
2.4.3 2PSK调制原理 | 第19-21页 |
2.5 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 第21-23页 |
2.5.1 多进制振幅键控(MASK) | 第21-22页 |
2.5.2 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 | 第22页 |
2.5.3 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 第22-23页 |
2.6 正交振幅调制 | 第23-24页 |
2.7 恒包络调制(OQPSK、π/4-QPSK、MSK) | 第24-27页 |
2.7.1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QPSK) | 第24-25页 |
2.7.2 π/4 四相相移键控(π/4-QPSK) | 第25-26页 |
2.7.3 最小频移键控(MSK) | 第26-2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斯信道下基于高阶累积量与二次方谱的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 | 第28-46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高阶累积量与调制信号模型简介 | 第29-31页 |
3.2.1 高阶累积量和高阶矩 | 第29-30页 |
3.2.2 信号模型 | 第30-31页 |
3.3 各数字调制信号高阶累积量的理论值 | 第31-33页 |
3.4 基于八阶累积量和二次方谱的调制信号识别方法 | 第33-38页 |
3.4.1 特征参数的提取 | 第34页 |
3.4.2 识别QPSK/OQPSK、8PSK/π/4-QPSK信号的特征参数的提取 | 第34-36页 |
3.4.3 识别 2/4/8FSK信号的特征参数的提取 | 第36-37页 |
3.4.5 识别流程 | 第37-38页 |
3.5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38-44页 |
3.5.1 各调制信号特征参数T1的仿真 | 第38-39页 |
3.5.2 调制信号特征参数T2的仿真 | 第39-40页 |
3.5.3 调制信号特征参数T3的仿真 | 第40页 |
3.5.4 调制信号特征参数T4的仿真 | 第40-41页 |
3.5.5 数字调制信号识别率的仿真及分析 | 第41-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非高斯信道下基于循环谱的数字信号的调制识别 | 第46-63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Alpha稳定分布简介 | 第46-47页 |
4.3 信号模型 | 第47-48页 |
4.4 通信信号的循环谱 | 第48-51页 |
4.4.1 循环谱相关概念 | 第48页 |
4.4.2 通信信号循环谱的推导 | 第48-51页 |
4.5 基于循环谱谱线特征的调制识别方法 | 第51-58页 |
4.5.1 通信信号预处理 | 第51-52页 |
4.5.2 预处理后通信信号的循环谱特征 | 第52-56页 |
4.5.3 识别特征的提取及识别流程 | 第56-58页 |
4.6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58-61页 |
4.6.1 预处理函数的作用 | 第58-59页 |
4.6.2 基于循环谱谱线特征的信号识别 | 第59-61页 |
4.6.3 Alpha噪声的特征指数? 对识别率的影响 | 第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