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研究--苏自红舞蹈作品创作分析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三、研究相关动态 | 第9-12页 |
第一章 舞蹈创作作品的文本阐释 | 第12-28页 |
第一节 创作题材 | 第12-16页 |
一、云南楚雄 | 第12-13页 |
二、藏族牧区 | 第13-16页 |
第二节 舞蹈形象 | 第16-20页 |
一、准确性 | 第16-17页 |
二、独特性 | 第17-18页 |
三、动律性 | 第18-20页 |
第三节 舞蹈意象 | 第20-24页 |
一、时空转换的舞蹈意象 | 第20-23页 |
二、复合式的舞蹈意象 | 第23-24页 |
第四节 舞蹈动作的力效 | 第24-28页 |
一、力效要点 | 第24-25页 |
二、《牛背摇篮》的力效阐释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影响创作的诸多因素 | 第28-42页 |
第一节 主观因素 | 第28-34页 |
一、创作主体 | 第28-31页 |
二、苏自红的民族舞蹈创舞观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客观因素 | 第34-37页 |
一、创作环境 | 第34-35页 |
二、作品的客位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其他因素 | 第37-42页 |
一、灯光 | 第37-39页 |
二、服装 | 第39-40页 |
三、音乐 | 第40-41页 |
四、舞台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舞蹈创作的文化释义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多样化的舞蹈创作 | 第42页 |
第二节 技法的运用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舞蹈创作 | 第44-48页 |
一、凝聚传统精华 | 第45-46页 |
1. "根性"民族精神 | 第45页 |
2. 民族舞蹈发展 | 第45-46页 |
二、立足时代前沿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表 | 第54-59页 |
一、苏自红艺术经历一览表 | 第54-55页 |
二、苏自红创作作品汇总表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