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及其基金投资风险基础理论 | 第16-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6页 |
2.1.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 第16-18页 |
2.1.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 | 第18页 |
2.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内涵、目标 | 第18-20页 |
2.2.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内涵 | 第18-19页 |
2.2.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目标 | 第19-20页 |
2.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主要原则 | 第20页 |
2.3.1 安全性原则 | 第20页 |
2.3.2 收益性原则 | 第20页 |
2.3.3 流动性原则 | 第20页 |
2.3.4 公益性原则 | 第20页 |
2.4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2.4.1 基金投资理论 | 第20-21页 |
2.4.2 投资风险理论 | 第21-22页 |
2.4.3 基金监管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现状及风险因素 | 第24-31页 |
3.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现状 | 第25-27页 |
3.2.1 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 第25页 |
3.2.2 地方盲目投资冲动大 | 第25-26页 |
3.2.3 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大 | 第26页 |
3.2.4 养老金替代率低 | 第26-27页 |
3.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潜在风险因素 | 第27-31页 |
3.3.1 市场风险 | 第27-29页 |
3.3.2 人均收入增长率风险 | 第29页 |
3.3.3 偿付能力风险 | 第29-31页 |
第4章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评估 | 第31-39页 |
4.1 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投资管理方式 | 第31-32页 |
4.1.1 银行存款 | 第31-32页 |
4.1.2 购买定期国债 | 第32页 |
4.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评估 | 第32-39页 |
4.2.1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 第33页 |
4.2.2 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与农村通货膨胀率的比较 | 第33-35页 |
4.2.3 国债利率与农村通货膨胀率的比较 | 第35-37页 |
4.2.4 进入市场的基金投资风险评估 | 第37-39页 |
第5章 当前国外养老基金投资风险防范的经验及启示 | 第39-44页 |
5.1 智利 | 第39页 |
5.2 美国 | 第39-40页 |
5.3 新加坡 | 第40-41页 |
5.4 日本 | 第41页 |
5.5 法国与德国 | 第41-42页 |
5.6 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构建的启示 | 第42-44页 |
5.6.1 制定合理性的投资准则 | 第42页 |
5.6.2 限定最低收益率 | 第42-43页 |
5.6.3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运营 | 第43页 |
5.6.4 开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 第43页 |
5.6.5 科学性的监管 | 第43-44页 |
第6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风险防范措施 | 第44-49页 |
6.1 构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预警体系 | 第45-46页 |
6.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第46页 |
6.3 提高经办机构的经办能力 | 第46-47页 |
6.4 创新保险基金管理方式 | 第47页 |
6.5 建立民主、科学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 第47-48页 |
6.6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