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ZIF-67(Co)和Co/MIL-53(Al)催化氧化柠檬烯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1.1 香芹酮的应用及合成方法第9-13页
        1.1.1 香芹酮的应用第9页
        1.1.2 香芹酮的合成方法第9-13页
    1.2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简介第13-17页
        1.2.1 MOFs材料的分类第14-16页
        1.2.2 MOFs材料的合成第16-17页
    1.3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应用第17-21页
        1.3.1 MOFs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17-20页
        1.3.2 MOFs在吸附领域的应用第20-21页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21-25页
        1.4.1 选题依据第21-22页
        1.4.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2-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3页
    2.1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第25-26页
        2.1.1 化学试剂第25-26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6页
    2.2 材料的合成第26-29页
        2.2.1 ZIF-67(Co)的合成第26-27页
        2.2.2 Co/MIL-53(A1)的合成第27页
        2.2.3 其它MOFs材料的合成第27-29页
    2.3 材料的表征第29-30页
        2.3.1 粉末x-射线衍射(PXRD)第29页
        2.3.2 N_2吸附脱附等温测试第29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9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30页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30页
        2.3.6 热重分析(TG/TGA)第30页
    2.4 催化氧化柠檬烯的反应第30-31页
        2.4.1 实验步骤第30-31页
        2.4.2 实验结果的测定第31页
    2.5 催化剂的重复性实验第31-33页
第三章 ZIF-67(Co)催化氧化柠檬烯的活性研究第33-45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ZIF-67(Co)的表征第33-37页
        3.2.1 XRD分析第33-34页
        3.2.2 SEM表征第34-35页
        3.2.3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35页
        3.2.4 FT-IR红外光谱第35-36页
        3.2.5 热重分析第36-37页
    3.3 ZIF-67(Co)催化氧化柠檬烯的活性研究第37-43页
        3.3.1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较第37-38页
        3.3.2 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38页
        3.3.3 不同的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3.3.4 氧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39-40页
        3.3.5 不同的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40页
        3.3.6 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40-41页
        3.3.7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41-42页
        3.3.8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第42页
        3.3.9 催化剂的反应前后对比第42-43页
    3.4 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Co/MIL-53(Al)催化氧化柠檬烯的研究第45-59页
    4.1 引言第45-46页
    4.2 Co/MIL-53(Al)的表征第46-49页
        4.2.1 XRD分析第46页
        4.2.2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46-47页
        4.2.3 FT-IR红外光谱第47-48页
        4.2.4 SEM和TEM表征第48-49页
        4.2.5 热重分析第49页
    4.3 Co/MIL-53(Al)催化氧化柠檬烯的研究第49-58页
        4.3.1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较第49-50页
        4.3.2 钴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4.3.3 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51-52页
        4.3.4 不同的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2-53页
        4.3.5 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53-54页
        4.3.6 不同的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4页
        4.3.7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54-55页
        4.3.8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第55-56页
        4.3.9 催化剂的重复性研究第56-57页
        4.3.10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57-58页
    4.4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及课题研究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课题研究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MIL-101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特性研究
下一篇:Zn、Cr、Cu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聚合十八烷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