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2页 |
1.1 前言 | 第7-11页 |
1.2 模拟酶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基于纳米颗粒的模拟酶 | 第11页 |
1.2.2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 第11-12页 |
1.2.3 磁性纳米材料 | 第12-13页 |
1.2.4 氧化铈纳米颗粒 | 第13页 |
1.2.5 四氧化三钻纳米材料 | 第13-14页 |
1.2.6 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 | 第14-15页 |
1.2.7 MOFs材料 | 第15页 |
1.3 纳米粒子模拟酶 | 第15-18页 |
1.3.1 硫化物与硒化物纳米材料 | 第15-16页 |
1.3.2 碳纳米材料 | 第16-17页 |
1.3.3 石墨烯 | 第17-18页 |
1.3.4 荧光碳点 | 第18页 |
1.4 纳米复合材料 | 第18-19页 |
1.4.1 SiO_2为载体的纳米复合材料 | 第18-19页 |
1.4.2 石墨烯为载体的纳米复合材料 | 第19页 |
1.5 其它纳米材料 | 第19-20页 |
1.6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催化剂材料的筛选、制备及表征 | 第22-29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2 溶液配制 | 第23页 |
2.3 催化剂的筛选 | 第23-26页 |
2.3.1 植物灰类用于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催化剂初选 | 第23-24页 |
2.3.2 植物模板类用于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催化剂初选 | 第24-25页 |
2.3.3 MOFs用于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催化剂初选 | 第25-26页 |
2.4 合成与表征 | 第26-28页 |
2.4.1 Fe-MIL-101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2 Fe-MIL-101的表征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为底物的催化反应 | 第29-38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检测方法及步骤 | 第29-30页 |
3.2.1 Fe-MIL-101模拟过氧化物酶实验 | 第30页 |
3.3 影响Fe-MIL-101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因素 | 第30-36页 |
3.3.1 反应pH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 稳态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32-36页 |
3.4 催化活性机理探讨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以3,3’-联氨-双(4-乙基苯并赛唑啉-5-磺酸)-二胺盐为底物的催化反应 | 第38-46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4.3 检测方法及步骤 | 第39页 |
4.4 影响Fe-MIL-101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因素 | 第39-41页 |
4.4.1 反应pH值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4.5 稳态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41-45页 |
4.5.1 H_2O_2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2 ABTS浓度对Fe-MIL-101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