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状况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1.1.3 研究的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9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20-22页
        1.4.1 研究的重点第20页
        1.4.2 研究的难点第20页
        1.4.3 研究的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概述第22-34页
    2.1 新生代农民工概述第22-26页
        2.1.1 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第22-23页
        2.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第23-26页
        2.1.3 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和作用第26页
    2.2 精神文化消费概述第26-30页
        2.2.1 精神文化消费的含义第26-27页
        2.2.2 精神文化消费的特点第27-28页
        2.2.3 精神文化消费的类型第28-29页
        2.2.4 精神文化消费的地位和作用第29-30页
    2.3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研究的理论依据第30-34页
        2.3.1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第30-31页
        2.3.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31页
        2.3.3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第31-34页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第34-40页
    3.1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积极的表现第34-36页
        3.1.1 精神文化消费的意愿强烈第34页
        3.1.2 精神文化教育的消费投入增多第34-35页
        3.1.3 节假日时候的旅游消费逐渐增加第35页
        3.1.4 精神文化消费的时代感较强第35-36页
    3.2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6-40页
        3.2.1 精神文化消费的内容还不够丰富第36页
        3.2.2 精神文化活动的时间不足第36-37页
        3.2.3 精神文化活动场所缺乏第37-38页
        3.2.4 精神文化消费的层次水平还比较低第38页
        3.2.5 精神文化交流的范围有限第38-39页
        3.2.6 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第39-40页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0-50页
    4.1 经济因素第40-41页
        4.1.1 工资收入比较低,生活成本比较高第40页
        4.1.2 企业经常拖欠农民工的工资第40-41页
        4.1.3 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第41页
    4.2 制度因素第41-44页
        4.2.1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第41-42页
        4.2.2 就业制度的制约第42页
        4.2.3 教育制度的缺失第42-43页
        4.2.4 相对落后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3-44页
    4.3 社会因素第44-46页
        4.3.1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不够第44页
        4.3.2 企业管理与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第44-45页
        4.3.3 城市居民的漠视和排斥第45-46页
        4.3.4 社会主流媒体的关注不够第46页
    4.4 主观因素第46-50页
        4.4.1 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第46-47页
        4.4.2 片面追求物质的享受第47页
        4.4.3 自身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比较差第47-50页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50-64页
    5.1 国家要提供制度保障第50-54页
        5.1.1 继续推行户籍制度的改革第50-51页
        5.1.2 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第51页
        5.1.3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教育政策第51-52页
        5.1.4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第52-53页
        5.1.5 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政治民主制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地位第53-54页
    5.2 社会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第54-57页
        5.2.1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进行舆论的引导和监督第54页
        5.2.2 增加关注程度,开展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第54-55页
        5.2.3 加强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第55-56页
        5.2.4 打击非法文化经营活动,净化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第56页
        5.2.5 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建立完善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第56-57页
    5.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第57-60页
        5.3.1 倡导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第57-58页
        5.3.2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第58-59页
        5.3.3 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第59页
        5.3.4 修建和提供较为充足的精神文化消费场所第59-60页
        5.3.5 组织和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消费活动第60页
    5.4 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要进行科学的精神文化消费第60-64页
        5.4.1 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第60-61页
        5.4.2 自觉克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第61页
        5.4.3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第61-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制药企业销售管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梦”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