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问题的提出和依据 | 第11页 |
1.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3.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3页 |
1.3.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全国探究医疗联合体的历程回顾 | 第16-22页 |
2.1 国内各地探究医疗联合体工作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2.1.1 各地探究医疗联合体工作的过去 | 第16页 |
2.1.2 各地探究医疗联合体工作的现在 | 第16-17页 |
2.2 国内各地探究医疗联合体工作的实践启示 | 第17-18页 |
2.2.1 各地探究医疗联合体工作的经验总结 | 第17页 |
2.2.2 各地探究医疗联合体工作存在的困惑 | 第17-18页 |
2.3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典型性 | 第18-22页 |
2.3.1 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 第18-19页 |
2.3.2 成都市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 第19页 |
2.3.3 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区域医疗联合体案例 | 第19-20页 |
2.3.4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解决的困惑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案例描述 | 第22-31页 |
3.1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背景分析 | 第22-25页 |
3.1.1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需要 | 第22页 |
3.1.2 成都医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 第22-23页 |
3.1.3 成都医疗改革先行先试的需要 | 第23-24页 |
3.1.4 医师自身专业成长发展的需要 | 第24页 |
3.1.5 人民群众就医和保健发展的需要 | 第24-25页 |
3.2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基本做法 | 第25-28页 |
3.2.1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基本概况 | 第25页 |
3.2.2 成都市蒲江县人民医院基本概况 | 第25-26页 |
3.2.3 采取托管方式构建医疗联合体 | 第26-27页 |
3.2.4 医疗联合体的内部管理一体化 | 第27页 |
3.2.5 医疗联合体的医疗服务纵贯式 | 第27-28页 |
3.3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效果评价 | 第28-31页 |
3.3.1 蒲江县医院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 第28页 |
3.3.2 蒲江县医院医疗效率显著提升 | 第28-29页 |
3.3.3 蒲江县医院财务状况明显改善 | 第29页 |
3.3.4 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 第29-30页 |
3.3.5 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 第30页 |
3.3.6 联合体的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 | 第30页 |
3.3.7 联合体的监督考核机制需完善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组织模式分析 | 第31-39页 |
4.1 现行各地医疗联合体的组织模式分析 | 第31-33页 |
4.1.1 医疗联合体主要模式概况介绍 | 第31页 |
4.1.2 医疗联合体主要模式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4.2 医疗联合体组织模式选取的重要性分析 | 第33页 |
4.3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托管模式分析 | 第33-39页 |
4.3.1 选取托管式医疗联合体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4.3.2 选取托管式医疗联合体的效果分析 | 第36-39页 |
第五章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管理机制分析 | 第39-43页 |
5.1 构建医疗联合体创新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分析 | 第39页 |
5.2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一体化管理 | 第39-41页 |
5.2.1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5.2.2 强化医疗成本核算 | 第40页 |
5.2.3 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5.3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管理效果分析 | 第41-43页 |
5.3.1 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幅调动 | 第41页 |
5.3.2 高端人才的流失率大幅较少 | 第41-43页 |
第六章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服务方式分析 | 第43-49页 |
6.1 构建医疗联合体有效服务方式的重要性分析 | 第43页 |
6.2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纵贯式服务 | 第43-46页 |
6.2.1 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 第43-44页 |
6.2.2 全面人才培养模式 | 第44-45页 |
6.2.3 区域化的资源共享 | 第45-46页 |
6.3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服务效果分析 | 第46-49页 |
6.3.1 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供需矛盾 | 第46-47页 |
6.3.2 提升了群众对医疗联合体的理解和认同 | 第47-49页 |
第七章 成都市三医院和蒲江县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借鉴与启示 | 第49-53页 |
7.1 案例启示 | 第49-52页 |
7.1.1 医疗联合体的托管模式开拓了跨区资源整合的思路和方法 | 第49-50页 |
7.1.2 医疗联合体的纵贯协作服务创新了医疗联合体的实施方式 | 第50-51页 |
7.1.3 医疗联合体的正常运行需加快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和政策 | 第51页 |
7.1.4 医疗联合体的有效开展需加快各级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 第51页 |
7.1.5 医疗联合体的持久发展需加快完善联合治理和评价体系 | 第51-52页 |
7.2 案例借鉴 | 第52-53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