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涉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综述 | 第11-20页 |
一、知识产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历史回溯 | 第11-13页 |
(一) 知识产权与涉外知识产权 | 第11-12页 |
(二)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历史回溯 | 第12-13页 |
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 第13-15页 |
(一)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直接调整 | 第13-15页 |
(二)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间接调整 | 第15页 |
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第15-18页 |
(一)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演进 | 第15-16页 |
(二) 我国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法的发展进程 | 第16-18页 |
四、我国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法的立法价值取向 | 第18-20页 |
(一) 总结经验教训立足保护本国知识产权 | 第18页 |
(二) 立足国情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 | 第20-32页 |
一、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的法律冲突 | 第20-24页 |
(一) 确认保护知识产权主体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20页 |
(二) 知识产权客体的种类和保护范围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20-21页 |
(三) 知识产权权能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21-22页 |
(四) 知识产权授予条件和获取原则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22页 |
(五) 知识产权申请和审批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22-23页 |
(六) 国家对知识产权限制与管理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23-24页 |
(七) 保护期限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24页 |
二、各国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的法律适用 | 第24-29页 |
(一) 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 | 第24-25页 |
(二) 适用权利授予国法 | 第25-27页 |
(三) 适用行为地法 | 第27页 |
(四) 适用本国法 | 第27页 |
(五) 适用财产所在地法 | 第27-28页 |
(六) 适用作者本国法 | 第28页 |
(七) 分割论 | 第28-29页 |
三、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及完善 | 第29-32页 |
(一) 我国《法律适用法》相关规定的评析 | 第29-31页 |
(二) 该法条的完善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 | 第32-40页 |
一、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法律冲突 | 第32-36页 |
(一) 合同形式方面的冲突 | 第33-34页 |
(二) 对知识产权转让和实施许可合同限制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34页 |
(三) 在知识产权转让和实施许可合同登记管理方面的冲突 | 第34-35页 |
(四) 共同知识产权的行使方面的冲突 | 第35页 |
(五) 对具有职务性知识产权行使规定方面的冲突 | 第35-36页 |
(六) 回收权利方面的冲突 | 第36页 |
二、各国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法律适用 | 第36-38页 |
(一) 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 第36页 |
(二) 采取混合原则 | 第36-37页 |
(三) 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或者财产所在地法 | 第37页 |
(四) 适用受让地国家法律 | 第37-38页 |
三、我国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法律适用的规定及限制 | 第38-40页 |
(一) 我国《法律适用法》相关规定的评析 | 第38-39页 |
(二) 该法条的限制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 | 第40-50页 |
一、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的法律冲突 | 第40-42页 |
(一)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或法定性引起的认定侵权的存在与否及对受侵害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高低方面的法律冲突 | 第41-42页 |
(二) 侵权行为地的不确定性或多重性造成的法律冲突 | 第42页 |
二、各国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 | 第42-46页 |
(一)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 | 第43页 |
(二) 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规则 | 第43-46页 |
(三) 引入有限制意思自治原则 | 第46页 |
三、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及其发展趋势 | 第46-50页 |
(一) 我国《法律适用法》相关规定的评析 | 第46-47页 |
(二) 该条的发展趋势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