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绘画中变形与重组的概念 | 第12-19页 |
1.1 变形 | 第12-13页 |
1.2 重组 | 第13-14页 |
1.3 变形与重组的关系 | 第14-15页 |
1.4 变形与重组在绘画中的美学价值 | 第15-19页 |
1.4.1 秩序感 | 第15页 |
1.4.2 对立统一均衡感 | 第15-17页 |
1.4.3 节奏感与韵律 | 第17-19页 |
第2章 变形与重组产生的原因 | 第19-24页 |
2.1 社会角度 | 第19-22页 |
2.1.1 工业革命 | 第19-20页 |
2.1.2 东方艺术与非洲艺术的传入 | 第20页 |
2.1.3 哲学与心理学的影响 | 第20-21页 |
2.1.4 战争 | 第21-22页 |
2.2 艺术家的角度 | 第22-23页 |
2.3 观者的角度 | 第23-24页 |
第3章 绘画中物像的形的变形与重组呈现的不同方式 | 第24-35页 |
3.1 基于形体结构的变形与重组 | 第24-31页 |
3.1.1 简化造型 | 第24-26页 |
3.1.2 对客观物象面积的改变而进行的变形与重组 | 第26-27页 |
3.1.3 增强客观物象的透视关系 | 第27-29页 |
3.1.4 对物象的形的分解与重构 | 第29-31页 |
3.2 基于情感的变形与重组 | 第31-35页 |
第4章 物像的形的变形与重组在绘画中的影响与运用 | 第35-39页 |
4.1 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 如何运用变形与重组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 | 第36-39页 |
4.2.1 如何运用 | 第36-38页 |
4.2.2 所要注意的问题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