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太阳敏感器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2.2 大视场高精度太阳敏感器 | 第13-16页 |
1.2.3 小视场角秒级高精度太阳敏感器 | 第16-19页 |
1.3 太阳敏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1.3.1 基于小孔视场光栏的数字太阳敏感器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1.3.2 基于矩形视场光栏的模拟太阳敏感器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角秒级太敏设计方案 | 第22-34页 |
2.1 总体方案介绍 | 第22-24页 |
2.2 光机结构与探测器设计 | 第24-29页 |
2.2.1 基于面阵光敏探测器的位置敏感器 | 第24-25页 |
2.2.2 基于硅光二极管的位置敏感器件 | 第25-28页 |
2.2.3 基于十字差动式探测器的太阳敏感器的灵敏度分析 | 第28-29页 |
2.3 电子学系统设计 | 第29-33页 |
2.3.1 硅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 第29-30页 |
2.3.2 跨阻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30-32页 |
2.3.3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角秒级太敏的测量模型 | 第34-39页 |
3.1 角秒级太敏的各主要误差分析 | 第34-36页 |
3.1.1 硅光二极管的非均匀性和非一致性带来的影响 | 第34页 |
3.1.2 视场光栏边缘的非线性带来的影响 | 第34页 |
3.1.3 硅光二极管的安装不对称影响 | 第34-35页 |
3.1.4 放大电路中反馈电阻阻值不匹配与硅光二极管宽度公差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5 电子学系统噪声带来的误差 | 第36页 |
3.2 角秒级太敏的内参数建模 | 第36-37页 |
3.3 角秒级太敏的外参数建模 | 第37-38页 |
3.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角秒级太敏的地面测试 | 第39-53页 |
4.1 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第39-40页 |
4.2 电子学噪声测试 | 第40-41页 |
4.3 在实验室环境下的测试 | 第41-47页 |
4.4 在外场环境下的测试 | 第47-52页 |
4.5 测试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总结 | 第53页 |
5.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