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仿文学的喜剧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导言 | 第15-22页 |
第一章 西方文学理论中戏仿的概念定义 | 第22-67页 |
第一节 戏仿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概念及其流变 | 第22-40页 |
第二节 从主体及意义来看戏仿喜剧性概念的变化 | 第40-51页 |
第三节 戏仿概念中的非喜剧性定义 | 第51-61页 |
第四节 戏仿与其他相联系的技巧概念的区别 | 第61-67页 |
第二章 处于经典文学中的喜剧戏仿 | 第67-83页 |
第一节 作为滑稽模仿的喜剧戏仿 | 第67-73页 |
第二节 作为讽刺戏仿和反讽戏仿的喜剧戏仿 | 第73-77页 |
第三节 喜剧戏仿与喜剧讽刺、反讽的区别 | 第77-83页 |
第三章 从经典文学看中国戏仿文学的非喜剧性因素 | 第83-112页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时期的戏仿理论的特征 | 第85-94页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的戏仿理论的特征 | 第94-99页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时期的戏仿理论的特征 | 第99-112页 |
第四章 大众文学的的喜剧戏仿 | 第112-136页 |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喜剧特征 | 第112-118页 |
第二节 作为大众文学的主要生产手段的喜剧戏仿 | 第118-129页 |
第三节 对大众文学中喜剧戏仿的态度 | 第129-136页 |
结语 | 第136-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0页 |
附录 | 第150-151页 |
后记 | 第151-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