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镍基催化剂上碳化钼(钨)参与催化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8-44页
    1.1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研究背景第18-19页
    1.2 二氧化碳利用的主要途径第19-20页
    1.3 甲烷利用的主要途径第20-21页
    1.4 甲烷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的途径第21-23页
        1.4.1 水蒸气重整甲烷制合成气第21-22页
        1.4.2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第22-23页
        1.4.3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第23页
    1.5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简介第23-37页
        1.5.1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热力学第23-25页
        1.5.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动力学第25-27页
        1.5.3 催化剂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的应用第27-30页
        1.5.4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机理探讨第30-32页
        1.5.5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第32-37页
    1.6 过渡金属碳化物催化剂第37-42页
        1.6.1 碳化物的制备方法第38-39页
        1.6.2 碳化物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39页
        1.6.3 碳化物催化剂在甲烷重整反应中的应用第39-41页
        1.6.4 碳化物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的机理第41-42页
    1.7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内容第42-44页
2 实验部分第44-50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44-46页
        2.1.1 仪器第44-45页
        2.1.2 化学试剂第45页
        2.1.3 气体第45-46页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6-47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47-50页
        2.3.1 元素分析(ICP-AES)第47页
        2.3.2 比表面积测试(BET)第47页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7-48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48页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8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8页
        2.3.7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第48-49页
        2.3.8 甲烷程序升温表面反应(CH_4-TPSR)第49页
        2.3.9 甲烷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表面反应((CH_4-CO_2)-TPSR)第49页
        2.3.10 甲烷氢气程序升温碳化((CH_4-H_2)-TPC)第49页
        2.3.11 二氧化碳程序升温氧化(CO_2-TPO)第49-50页
3 NiMoO_x前驱体对制备Ni/β-Mo_2C催化剂的影响第50-69页
    3.1 催化剂制备第50-51页
    3.2 催化剂表征第51-63页
        3.2.1 前驱体表征第51-56页
        3.2.2 碳化后催化剂表征第56-60页
        3.2.3 表面反应第60-63页
    3.3 Ni/β-Mo_2C催化剂上重整反应活性评价第63-64页
    3.4 Ni/β-Mo_2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研究第64-67页
        3.4.1 XRD分析第64-65页
        3.4.2 XPS分析第65-67页
    3.5 结果讨论第67-68页
    3.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4 β-Mo_2C活性相在Ni/La_2O_3体系中的催化作用第69-92页
    4.1 催化剂制备第70-71页
    4.2 Ni/β-Mo_2C和Ni/β-Mo_2C/La_2O_3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第71-81页
        4.2.1 催化剂表征第71-76页
        4.2.2 Ni/β-Mo_2C和Ni/β-Mo_2C/La_2O_3催化剂上活性评价第76-80页
        4.2.3 反应后样品的XRD表征第80-81页
    4.3 Ni/β-Mo_2C/La_2O_3、Ni/La_2MoO_6、NiMoO_x/La_2O_3和Ni/La_2O_3的结构与性能第81-90页
        4.3.1 催化剂表征第82-83页
        4.3.2 含钼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活性评价第83-85页
        4.3.3 反应后催化剂表征第85-87页
        4.3.4 β-Mo_2C活性相的形成过程第87-90页
    4.4 结果讨论第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镍钨合金催化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第92-110页
    5.1 催化剂的制备第93页
    5.2 催化剂表征第93-98页
        5.2.1 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第93-94页
        5.2.2 XRD分析第94页
        5.2.3 TEM分析第94-96页
        5.2.4 XPS分析第96-98页
    5.3 Ni/SiO_2和Ni_(17)W_3/SiO_2催化剂上DRM活性评价第98-108页
        5.3.1 催化反应活性随温度的变化结果第98-100页
        5.3.2 甲烷重整反应稳定性第100-101页
        5.3.3 反应后样品的XRD表征第101-102页
        5.3.4 反应后样品的TEM表征第102-105页
        5.3.5 CO_2-TPO分析第105-106页
        5.3.6 α-WC的形成原因第106-108页
    5.4 结果讨论第108-109页
    5.5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0-113页
    6.1 结论第110-111页
    6.2 创新点第111页
    6.3 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作者简介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纳米稀土时间分辨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
下一篇:AgMn/HZSM-5催化剂上臭氧氧化脱除模拟空气中苯和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