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符号 | 第11-12页 |
药代动力学参数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第一章 磷酸替米考星的研究进展 | 第15-27页 |
1 替米考星的合成与性质 | 第15-16页 |
2 替米考星的抗菌机理 | 第16-17页 |
2.1 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 第16页 |
2.2 促进机体的防御功能 | 第16-17页 |
3 替米考星的抗菌活性 | 第17页 |
4 替米考星的检测 | 第17-18页 |
5 替米考星的药代动力学 | 第18-19页 |
5.1 吸收分布 | 第18页 |
5.2 生物转化 | 第18-19页 |
5.3 排泄 | 第19页 |
6 替米考星的残留 | 第19页 |
7 替米考星的毒性 | 第19-21页 |
8 替米考星的临床应用 | 第21-22页 |
8.1 对猪的应用研究 | 第21页 |
8.2 对家禽的应用研究 | 第21页 |
8.3 对牛的应用研究 | 第21-22页 |
8.4 对其他动物的应用研究 | 第22页 |
9 磷酸替米考星的研究 | 第22-24页 |
9.1 药效学 | 第22页 |
9.2 药代动力学 | 第22-23页 |
9.3 毒性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下篇 试验部分 | 第27-60页 |
第一章 猪血浆中替米考星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8-42页 |
摘要 | 第28页 |
ABSTRACT | 第28-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0-32页 |
2 结果 | 第32-38页 |
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32页 |
2.2 流动相的确定 | 第32-34页 |
2.3 标准曲线 | 第34-35页 |
2.4 特异性 | 第35-36页 |
2.5 定量限和检测限 | 第36-37页 |
2.6 添加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 | 第37-38页 |
3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二章 磷酸替米考星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第42-60页 |
摘要 | 第42页 |
ABSTRACT | 第42-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43-44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4页 |
1.3 试验动物 | 第44页 |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44-45页 |
1.5 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1.6 数据处理 | 第47页 |
2 结果 | 第47-58页 |
2.1 标准曲线 | 第47-48页 |
2.2 定量限和检测限 | 第48页 |
2.3 添加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 | 第48-50页 |
2.4 猪口服一定剂量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 第50-58页 |
3 讨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全文总结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