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陈云财政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延安时期陈云财政思想的渊源 | 第13-20页 |
(一)延安时期陈云财政思想的实践渊源 | 第13-17页 |
1.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 | 第13-14页 |
2.开铺子做买卖,开展隐蔽斗争 | 第14-15页 |
3.开展经济斗争,抵制“左”倾错误 | 第15-17页 |
(二)延安时期陈云财政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7-20页 |
1.莫斯科期间对马列主义经济理论的系统学习 | 第17-18页 |
2.延安时期毛泽东财政思想的影响 | 第18-20页 |
二、延安时期陈云财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0-30页 |
(一)以发展生产为本,保障财政供给 | 第21-23页 |
1. 生产第一的指导思想 | 第21-22页 |
2. 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 | 第22-23页 |
(二)集中财政力量,分配支出要有重点 | 第23-24页 |
1.财政支出要有所侧重 | 第23页 |
2.财政支付要注意事项 | 第23-24页 |
3.预先安排1945年财政工作 | 第24页 |
(三)始终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工作目标 | 第24-26页 |
1.生产“能够顶用”的东西 | 第24-25页 |
2.紧抓财政收支失衡问题 | 第25-26页 |
(四)精简节约,克服浪费 | 第26-27页 |
1.力争多收少付、开源节流 | 第26页 |
2.强调精简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 第26-27页 |
3.不从前方调款,不打百姓主意 | 第27页 |
(五)公开透明,长期打算 | 第27-28页 |
1.税收工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第27页 |
2.财政公开的民主作风 | 第27-28页 |
3.为财政工作留足后备 | 第28页 |
(六)小公服从大公,积蓄物资,准备反攻 | 第28-30页 |
1.收紧财政开支、紧缩银根、增加银行准备金 | 第28-29页 |
2.小公绝对服从大公的原则 | 第29页 |
3.当好总务处长 | 第29-30页 |
三、延安时期陈云财政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0-34页 |
(一)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处理问题的工作作风 | 第30-31页 |
1.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研究处理问题 | 第30页 |
2.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 第30-31页 |
(二)坚持调查研究指导财政工作的求实态度 | 第31-32页 |
1.亲自调查研究 | 第31页 |
2.搜集经济情报 | 第31-32页 |
3.主持编写《经济情报》 | 第32页 |
(三)坚持承担起“红色掌柜”的担当意识 | 第32-34页 |
1.支持窘境中的财政干部 | 第32-33页 |
2.要有“掌柜”态度、当家的态度 | 第33-34页 |
四、延安时期陈云财政思想的贡献 | 第34-41页 |
(一)稳定了陕甘宁边区财政危机 | 第34-36页 |
1.真正做到财政平衡 | 第34-35页 |
2.真正做到留足后备 | 第35-36页 |
3.真正做到政府正确领导,人民积极承受各种负担 | 第36页 |
(二)提供了解决财政失衡的方法 | 第36-38页 |
1.增加必需品的生产,扩大内需 | 第36-37页 |
2.政府助推地方特色农产品出口 | 第37页 |
3.实行统筹统支,克服各自为政 | 第37-38页 |
(三)为建国后提出综合平衡奠定了基础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