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引言 | 第11-14页 |
1.2 基于条纹频率的无包络三维变形测量算法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 | 第17-27页 |
2.1 激光散斑现象 | 第17页 |
2.2 电子散斑干涉测量原理 | 第17-22页 |
2.3 干涉条纹图的相位提取方法 | 第22-25页 |
2.3.1 相移法 | 第22-24页 |
2.3.2 傅里叶变换法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窗口傅里叶变换法提取条纹频率 | 第27-40页 |
3.1 条纹频率提取方法综述 | 第27-30页 |
3.2 运用窗口傅里叶脊提取条纹频率原理 | 第30-36页 |
3.3 改进的WFR提取条纹频率算法 | 第36-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光流场理论与光流法测量三维位移 | 第40-54页 |
4.1 光流场综述 | 第40-45页 |
4.2 光流场算法基本原理 | 第45-48页 |
4.2.1 光流方程 | 第45-46页 |
4.2.2 Horn-Schunck算法 | 第46-47页 |
4.2.3 光流场算法提取物体变形相位原理 | 第47-48页 |
4.3 光流法测量离面相位模拟与实验结果 | 第48-52页 |
4.3.1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8-51页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数字图像相关与光流场相结合的三维位移测量 | 第54-70页 |
5.1 数字图像相关法综述 | 第54-56页 |
5.2 基于梯度法的DIC亚像素算法 | 第56-58页 |
5.3 数字图像相关与光流场相结合的三维位移测量 | 第58-69页 |
5.3.1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9-65页 |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69页 |
5.4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新型变形测量技术的探究 | 第70-84页 |
6.1 载频交叠重构干涉术 | 第70-72页 |
6.2 CSI在ESPI中的探究 | 第72-74页 |
6.3 基于二维连续小波变换的相位奇异法 | 第74-83页 |
6.3.1 二维连续小波变换与相位奇异法 | 第74-77页 |
6.3.2 相位奇异法测量面内微位移 | 第77-79页 |
6.3.3 相位奇异法测量离面微位移的探究 | 第79-83页 |
6.4 小结 | 第83-84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4-86页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总结 | 第84-85页 |
7.2 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