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宗族组织的变迁研究--以深圳上沙村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起源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第二节 关于宗族与祭祖的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一、关于宗族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关于宗族文化的复兴和现代化社会关系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关于民间祭太祖由来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四、关于族产来源的研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田野调查地点的人文意义 | 第18-34页 |
第一节 上沙村的地理与人文 | 第18-20页 |
一、上沙村地理环境 | 第18-19页 |
二、上沙黄氏宗族来源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村民生活模式的变迁 | 第20-25页 |
一、改革开放前的组织形式 | 第20-22页 |
二、工业园与科技园的兴起 | 第22-24页 |
三、村民的出租行业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上沙村的现代管理模式 | 第25-28页 |
一、农改居摸索发展 | 第25-26页 |
二、发展构建社区 | 第26-27页 |
三、村内的改造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族谱与族房内的春节礼物流动 | 第28-34页 |
一、现代宗族族谱 | 第28-29页 |
二、族房内拜年范围缩小 | 第29-31页 |
三、差序格局范围的萎缩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宗族成员的现代组织形式 | 第34-46页 |
第一节 赴港村民的组织形式 | 第34-37页 |
一、赴港村民的住宿问题 | 第34-35页 |
二、公司的“祠堂”功能 | 第35-36页 |
三、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赴港村民的宗族组织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宗族成员结构的变化 | 第37-46页 |
一、股民身份产生的社会权利变化 | 第37-42页 |
二、宗族组织与“族房公司”的内在关系 | 第42-46页 |
第四章 上沙宗族的祭祖仪式 | 第46-63页 |
第一节 太祖墓与宗祠 | 第46-49页 |
一、太祖墓 | 第46-48页 |
二、祠堂的来源与特色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社会转型后的祭祖仪式 | 第49-57页 |
一、祭祖仪式的复苏 | 第49-51页 |
二、祭祖仪式的过程 | 第51-54页 |
三、盆菜来源及制作过程 | 第54-57页 |
第三节 宗族意识对乡村建设的积极意义 | 第57-63页 |
一、现代化环境为宗族发展带来的机遇 | 第57-59页 |
二、“族房公司”与合办祭祖的关系 | 第59-60页 |
三、现代祭祖的意义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