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

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国内外耐久性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原材料的性能及配合比设计第15-25页
    2.1 原材料的性能第15-20页
        2.1.1 水泥第15页
        2.1.2 粉煤灰第15-17页
        2.1.3 粗集料(陶粒)第17-18页
        2.1.4 细集料第18-19页
        2.1.5 水第19页
        2.1.6 减水剂第19-20页
    2.2 配合比设计第20-24页
        2.2.1. 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确定第20-23页
        2.2.2. 配合比分析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第25-33页
    3.1 抗压强度第25-28页
        3.1.1 抗压破坏的形式第25-26页
        3.1.2 抗压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6-28页
    3.2 抗折强度第28-32页
        3.2.1 抗折破坏的形式第29页
        3.2.2 抗折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9-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研究第33-57页
    4.1 抗冲击性能研究第33-38页
        4.1.1 抗冲击性能第33页
        4.1.2 抗冲击性能试验第33-35页
        4.1.3 抗冲击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5-38页
    4.2 抗渗性能研究第38-44页
        4.2.1 抗渗机理分析第38-39页
        4.2.2 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4.2.3 试验方案第40页
        4.2.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0-44页
    4.3 抗冻融性能研究第44-51页
        4.3.1 冻融破坏机理分析第44-46页
        4.3.2 抗冻性的影响因素第46-47页
        4.3.3 试验方案第47-48页
        4.3.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4.4 疲劳性能研究第51-55页
        4.4.1 混凝土疲劳特性分析第51-52页
        4.4.2 疲劳试验参数确定第52-53页
        4.4.3 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第57-61页
    5.1 扫描电镜SEM样品制备第57-58页
    5.2 扫描电镜SEM图片及分析第58-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第61-69页
    6.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第61-65页
        6.1.1 水泥第62页
        6.1.2 陶粒第62-64页
        6.1.3 细集料第64页
        6.1.4 粉煤灰第64页
        6.1.5 外加剂第64页
        6.1.6 水第64-65页
    6.2 施工质量控制第65-67页
        6.2.1 搅拌工艺第65页
        6.2.2 拌合物的运输第65-66页
        6.2.3 拌合物的摊铺第66页
        6.2.4 拌合物的浇筑和振捣第66页
        6.2.5 拌合物的养护第66-67页
    6.3 施工质量要点第67-68页
        6.3.1 坍落度第67页
        6.3.2 平整度第67-68页
    6.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7.1 结论第69-70页
    7.2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泡沫沥青温拌SAC-20高温性能研究
下一篇:抗滑桩后土拱发育机理与参数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