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社会治理的理论概述 | 第17-30页 |
一、社会治理的科学内涵 | 第17-21页 |
(一)治理的兴起及其内涵界定 | 第17-18页 |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区别与联系 | 第18-19页 |
(三)社会治理、政府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19-21页 |
二、中西方的社会治理思想 | 第21-24页 |
(一)传统的社会管理思想 | 第21-22页 |
(二)西方的社会治理思想 | 第22-24页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发展 | 第24-30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 | 第24-26页 |
(二)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 | 第26-28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领导人的社会治理思想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社会治理的问题 | 第30-42页 |
一、政府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 | 第30-31页 |
(一)“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期(1978 年-2002 年) | 第30-31页 |
(二)“社会服务型政府”治理期(2002 年至今) | 第31页 |
二、政府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37页 |
(一)政府的协同作用不够明显 | 第32-35页 |
(二)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 第35-37页 |
三、政府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42页 |
(一)治理主体职责落实不到位 | 第37-40页 |
(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完善政府社会治理的对策 | 第42-54页 |
一、改进政府社会治理方式,提高治理能力 | 第42-45页 |
(一)转变社会治理理念,优化政府结构 | 第43页 |
(二)鼓励地方探索,推动治理创新 | 第43-44页 |
(三)构建“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实现由民做主 | 第44-45页 |
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增加协同治理的可能性 | 第45-47页 |
(一)加快推进政社分开,厘清治理主体职责 | 第45-46页 |
(二)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 | 第46页 |
(三)夯实社会基础,提高公众政治参与度 | 第46-47页 |
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7-50页 |
(一)健全重大决策风险预警及评估机制 | 第48页 |
(二)完善畅通有序的权益诉求表达机制 | 第48-49页 |
(三)建立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机制 | 第49-50页 |
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快法治化进程 | 第50-54页 |
(一)加大政府对公共安全的投入,保证公共安全管理的可持续性 | 第50-51页 |
(二)建立公共安全教育宣传预防机制,防范与治理并重 | 第51页 |
(三)完善公共安全责任追究机制,落实权力和责任 | 第51-52页 |
(四)加强政府对公共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能,构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