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大学生第三方移动支付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南昌市高校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0-14页
    1.1 背景介绍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及特色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4-24页
    2.1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概念第14-16页
        2.1.1 移动支付的含义第14-15页
        2.1.2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定义与特点第15-16页
        2.1.3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第16页
    2.2 文献综述第16-19页
        2.2.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研究第16-18页
        2.2.2 第三方移动支付相关研究第18页
        2.2.3 述评第18-19页
    2.3 理论基础以及第三方移动支付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9-22页
        2.3.1 感知风险理论第19页
        2.3.2 感知价值理论第19-20页
        2.3.3 第三方移动支付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0-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调查方案设计第24-30页
    3.1 调查对象第24页
    3.2 调查方法第24页
    3.3 调查内容第24-25页
    3.4 样本量的确定与分配第25-27页
    3.5 数据处理方法第27-28页
    3.6 质量控制第28页
    3.7 调查进度计划表第28页
    3.8 本章小结第28-30页
4 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现状分析第30-38页
    4.1 基本数据概要第30页
    4.2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0-31页
    4.3 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的基本情况分析第31-37页
        4.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第31-32页
        4.3.2 南昌高校大学生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现状分析第32-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5 高校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第38-51页
    5.1 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分析第38-40页
        5.1.1 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分析第38-39页
        5.1.2 各因素影响大学生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满意程度情况分析第39-40页
    5.2 第三方移动支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50页
        5.2.1 因子分析理论模型第40-41页
        5.2.2 KMO和Bartlett检验第41页
        5.2.3 公因子的提取和旋转第41-45页
        5.2.4 因子命名第45-47页
        5.2.5 计算因子得分第47-49页
        5.2.6 结论第49-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结论、建议及展望第51-54页
    6.1 本论文结论第51-52页
    6.2 对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建议第52-53页
    6.3 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研究
下一篇:借壳上市的目标公司特征和市场反应研究--以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