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Si_2N_2O | 第11-18页 |
1.1.1 Si_2N_2O 的晶体学特性 | 第11-12页 |
1.1.2 Si_2N_2O 的物理、化学性能 | 第12-13页 |
1.1.3 Si_2N_2O 的热学及机械力学性能 | 第13-14页 |
1.1.4 Si_2N_2O 粉末的制备 | 第14-16页 |
1.1.5 Si_2N_2O 陶瓷的制备 | 第16-17页 |
1.1.6 Si_2N_2O 薄膜的研究 | 第17页 |
1.1.7 Si_2N_2O 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17页 |
1.1.8 研究氧氮化硅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2 MgO-SiC-C 质耐火材料 | 第18-19页 |
1.3 Al_2O_3-SiC-C 质耐火材料 | 第19-20页 |
1.3.1 Al_2O_3-SiC-C 质定形耐火材料 | 第19-20页 |
1.3.2 Al_2O_3-SiC-C 质不定形耐火材料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Si_2N_2O 合成试验 | 第21-52页 |
2.1 反应原料状态对合成 Si_2N_2O 的影响 | 第21-24页 |
2.1.1 试验过程 | 第21页 |
2.1.2 结果与讨论 | 第21-24页 |
2.2 反应温度对合成 Si_2N_2O 的影响 | 第24-30页 |
2.2.1 试验过程 | 第24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2.3 原料配比对合成 Si_2N_2O 的影响 | 第30-32页 |
2.3.1 试验过程 | 第30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2.4 保温时间对合成 Si_2N_2O 的影响 | 第32-35页 |
2.4.1 试验过程 | 第32页 |
2.4.2 结果与讨论 | 第32-35页 |
2.5 原料粒度对合成 Si_2N_2O 的影响 | 第35-36页 |
2.5.1 试验过程 | 第35页 |
2.5.2 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2.6 不同二氧化硅源对合成 Si_2N_2O 的影响 | 第36-41页 |
2.6.1 试验过程 | 第36-38页 |
2.6.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2.7 合成试样 TEM 分析 | 第41-42页 |
2.8 工厂试验合成 | 第42-43页 |
2.8.1 试验过程 | 第42页 |
2.8.2 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2.9 合成氧氮化硅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第43-50页 |
2.9.1 Kissinger 法求氧氮化硅合成反应活化能 | 第44-46页 |
2.9.2 Ozawa 法求氧氮化硅合成反应活化能 | 第46-47页 |
2.9.3 Coats-Redfern 法确定机理函数 | 第47-50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氧氮化硅对 MgO-SiC-C 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2-67页 |
3.1 颗粒级配对 MgO-SiC-C 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3.2 碳化硅含量对 MgO-SiC-C 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3.3 石墨含量对 MgO-SiC-C 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3.4 氧氮化硅对 MgO-SiC-C 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9-66页 |
3.4.1 试验过程 | 第59-60页 |
3.4.2 热力学计算 | 第60-64页 |
3.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氧氮化硅对铁沟料性能的影响 | 第67-76页 |
4.1 试验过程 | 第67页 |
4.2 热力学计算 | 第67-72页 |
4.3 氧氮化硅对铁沟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4.4 氧氮化硅对铁沟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74-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氧氮化硅对 Al_2O_3-SiC-C 质定形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76-90页 |
5.1 试验过程 | 第76-77页 |
5.2 热力学计算 | 第77-7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8-89页 |
5.3.1 氧氮化硅对 Al_2O_3-SiC-C 质定形耐火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 | 第78-81页 |
5.3.2 氧氮化硅对 Al_2O_3-SiC-C 质定形耐火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81-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