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课题概述 | 第13-16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9页 |
1.2.1 误差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2 误差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0-29页 |
1.3 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3页 |
1.3.1 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29页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3.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各章节组织 | 第31-33页 |
第二章 FTS车削加工系统的误差源 | 第33-47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FTS车削系统的构成及加工机理 | 第33-35页 |
2.3 FTS车削系统的误差源分析 | 第35-37页 |
2.4 FTS车削系统的准静态误差分析 | 第37-40页 |
2.4.1 几何误差分析 | 第37-39页 |
2.4.2 热变形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2.5 FTS车削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第40-46页 |
2.5.1 机床主轴的动力学建模 | 第41-43页 |
2.5.2 FTS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 第43-46页 |
2.5.3 振动引起的误差分析 | 第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FTS车削系统的误差建模 | 第47-67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多体系统建模预备知识 | 第47-50页 |
3.2.1 多体系统的低序体阵列描述 | 第48-49页 |
3.2.2 多体系统中典型体的几何描述 | 第49-50页 |
3.3 多体系统相邻体间的运动学描述 | 第50-55页 |
3.3.1 多体系统相邻体间理想运动的运动学描述 | 第50-52页 |
3.3.2 多体系统相邻体间实际运动的运动学描述 | 第52-55页 |
3.4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误差建模 | 第55-58页 |
3.4.1 参考坐标系下的综合误差模型 | 第56页 |
3.4.2 工件坐标系下的综合误差模型 | 第56-58页 |
3.5 单自由度FTS车削系统的误差建模 | 第58-63页 |
3.6 运动部件误差对综合误差的影响 | 第63-66页 |
3.6.1 X轴导轨误差对综合误差模型影响 | 第63-64页 |
3.6.2 主轴误差对综合误差模型影响 | 第64-6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FTS车削系统平动轴误差测量 | 第67-85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基于激光干涉仪的平动轴运动误差测量 | 第67-75页 |
4.2.1 激光干涉仪测量系统简介 | 第67-69页 |
4.2.2 基于激光干涉仪的平动轴运动误差测量原理 | 第69-71页 |
4.2.3 加工系统移动副的误差测量与分析 | 第71-75页 |
4.3 基于激光干涉仪的移步测量方法的研究 | 第75-79页 |
4.3.1 导轨的运动误差分析与分离 | 第75-76页 |
4.3.2 测量系统的结构布置 | 第76-77页 |
4.3.3 基于激光干涉仪的移步测量方法的原理 | 第77-79页 |
4.4 测量实验验证 | 第79-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第五章 机床主轴系统的误差测量与分析 | 第85-101页 |
5.1 引言 | 第85页 |
5.2 主轴回转运动的误差分离技术 | 第85-91页 |
5.2.1 反转法误差分离技术 | 第86-87页 |
5.2.2 多步法误差分离技术 | 第87-88页 |
5.2.3 多点法误差分离技术 | 第88-91页 |
5.3 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与分析 | 第91-95页 |
5.3.1 采样点数的选择 | 第91-92页 |
5.3.2 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分离与分析 | 第92-93页 |
5.3.3 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原理 | 第93-95页 |
5.4 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实验与分析 | 第95-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101-102页 |
6.2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