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配体协同活化化学键及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苯乙烯聚合活性差异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金属与配体的分子内协同效应第10-15页
        1.1.1 绿色化学及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第10页
        1.1.2 金属有机配合物中金属-配体协同效应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第10-15页
    1.2 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第15页
    1.3 计算化学理论第15-18页
        1.3.1 计算化学的发展第15页
        1.3.2 分子力学理论第15-16页
        1.3.3 电子结构理论第16-17页
        1.3.4 基组第17页
        1.3.5 溶剂化效应第17-18页
    1.4 计算化学在金属-配体协同及稀土金属聚合苯乙烯研究中的应用第18-19页
    1.5 选题意义及论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1.5.1 选题意义第19页
        1.5.2 论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吡啶二亚胺铝活化芳胺氮氢键机理及分子内协同效应的研究第21-39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计算方法第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32页
        2.3.1 吡啶二亚胺铝活化芳胺氮氢键机理第23-25页
        2.3.2 分子内脱氢反应第25-27页
        2.3.3 吡啶二亚胺铝配合物的金属配体协同效应的分析第27-32页
    2.4 两分子底物参与的反应机理第32-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 SCS螯合钯配合物催化炔基羧酸环异构化机理及分子内协同效应的研究第39-53页
    3.1 引言第39-41页
    3.2 计算方法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50页
        3.3.1 活性物种的产生及4-戊炔酸的配位络合第41-43页
        3.3.2 4-戊炔酸脱质子化及环异构化过程第43-46页
        3.3.3 配体骨架上质子转移机理及终产物环内酯的生成第46-50页
    3.4 SCS螯合钯配合物与OCO螫合钯配合物的对比第50-51页
    3.5 前线轨道理论对SCS螯合钯配合物的金属配体协同效应的分析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不同稀土金属在苯乙烯间规聚合中活性差异的理论研究第53-64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计算方法第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61页
        4.3.1 催化剂活性物种的产生第54-55页
        4.3.2 链引发阶段第55-57页
        4.3.3 链增长阶段第57-61页
    4.4 插入产物不同配位方式的原因分析第61-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钴的金属有机超分子构筑及在光解水制氢中的应用
下一篇:具有两亲性的经皮给药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