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移动互联网音视频类协议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5-18页
2 应用协议识别方法的相关研究第18-29页
    2.1 应用协议识别基本概念第18页
    2.2 基于端口的协议识别技术第18-20页
        2.2.1 端口分类第18-19页
        2.2.2 基于端口的协议识别具体方法及优缺点第19-20页
    2.3 基于流动态行为特征的协议识别技术第20-23页
        2.3.1 基于流动态行为特征的协议识别技术的基本思想第20-22页
        2.3.2 基于流动态行为特征的协议识别技术的方法第22页
        2.3.3 基于流动态行为特征的协议识别技术的优缺点第22-23页
    2.4 基于负载内容特征的识别技术第23-25页
        2.4.1 基于负载内容特征的协议识别技术发展第24-25页
        2.4.2 基于负载内容特征的协议识别技术的优缺点第25页
    2.5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协议识别方法第25-27页
        2.5.1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协议识别方法的实现原理第25-26页
        2.5.2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协议识别方法的优缺点第26-27页
    2.6 应用协议识别方法评判标准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基于特征的音视频应用协议识别技术研究第29-44页
    3.1 移动互联网音视频应用协议特点第30-32页
        3.1.1 应用数量众多第30-31页
        3.1.2 应用更新、换代速度快第31页
        3.1.3 数据流量的构成分类多样性第31-32页
        3.1.4 应用开发过程不规范第32页
        3.1.5 特点总结与方法选取第32页
    3.2 移动互联网音视频应用数据包结构第32-37页
        3.2.1 数据获取第32-34页
        3.2.2 数据包结构分析第34-37页
    3.3 基于特征的应用协议识别原理第37-41页
        3.3.1 基于特征的应用协议识别原理介绍第37-38页
        3.3.2 特征的查找方法第38-39页
        3.3.3 基于特征的应用协议识别方法流程说明第39-41页
    3.4 基于特征的应用协议识别系统实现第41-43页
        3.4.1 结构体定义第41-42页
        3.4.2 应用协议识别部分关键代码实现介绍第42-43页
    3.5. 系统测试及结果展示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特征自动提取的方法研究第44-54页
    4.1 基于特征的协议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4.1.1 特征查询的问题描述第44页
        4.1.2 特征查询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第44-45页
    4.2 动态规划算法介绍第45-46页
        4.2.1 动态规划算法概述第45-46页
        4.2.2 动态规划算法适用问题第46页
    4.3 基于最长公共子串算法改进特征提取问题第46-49页
        4.3.1 最长公共子串算法介绍第46-47页
        4.3.2 最长公共子串算法在特征提取中的应用第47-48页
        4.3.3 特征自动提取方法流程介绍第48-49页
    4.4 特征自动提取系统实现第49-53页
        4.4.1 最长公共子串关键实现代码展示第50-51页
        4.4.2 数据包解析结构体介绍第51-52页
        4.4.3 特征自动提取系统关键代码介绍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系统实现及实验分析第54-64页
    5.1 基于特征的协议识别系统结果分析与改进第54-57页
        5.1.1 音视频应用协议识别情况结果展示及分析第54-55页
        5.1.2 音视频应用协议识别准确度情况结果展示及分析第55-56页
        5.1.3 基于特征的音视频应用协议系统展示平台改进第56-57页
    5.2 基于最长公共子串算法改进特征提取系统分析与改进第57-62页
        5.2.1 特征自动提取结果展示第57-59页
        5.2.2 自动提取的特征与已知特征结果比对第59-61页
        5.2.3 特征自动提取方法问题与改进第61-62页
    5.3 基于协议识别标准对系统评价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64页
    6.2 论文工作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7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旧家电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及网络构建研究
下一篇:面向云安全的人脸特征认证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