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关于产业政策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关于产业政策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关于产业技术政策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3.1 文献检索法第14页
        1.3.2 系统分析法第14页
        1.3.3 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14页
    1.4 创新点第14-16页
        1.4.1 专门针对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进行研究第14页
        1.4.2 对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的时代特征进行划分和总结第14-15页
        1.4.3 提出了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调整建议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20页
        2.1.1 产业政策的定义第16-17页
        2.1.2 产业技术政策的定义第17-18页
        2.1.3 产业政策与产业技术政策的关系第18-19页
        2.1.4 产业技术政策的构成第19-20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3页
        2.2.1 市场失灵理论第20页
        2.2.2 后发优势理论第20-21页
        2.2.3 技术创新理论第21-22页
        2.2.4 理论基础总结第22-23页
第3章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4页
    3.1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历程第23-27页
        3.1.1 改革开放前的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第23-24页
        3.1.2 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的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第24-25页
        3.1.3 改革开放中期20世纪90年代的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第25页
        3.1.4 新世纪以后的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第25-27页
    3.2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取得的效果第27-29页
        3.2.1 加快推进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第27页
        3.2.2 提高钢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27-28页
        3.2.3 优化产品结构第28页
        3.2.4 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创新基础第28-29页
    3.3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3.3.1 技术引进政策尚不完善第29页
        3.3.2 政策对“落后产能”的界定不科学第29-30页
        3.3.3 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足第30页
        3.3.4 政策缺乏统一指导和协调第30-31页
    3.4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1-34页
        3.4.1 政策设计缺乏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第31-32页
        3.4.2 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第32页
        3.4.3 产业技术政策的实施手段单一化第32页
        3.4.4 政策执行机制缺乏必要的组织保障第32-34页
第4章 国外发达国家钢铁产业技术政策借鉴第34-38页
    4.1 国外钢铁产业技术政策分析第34-36页
        4.1.1 美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概述第34-35页
        4.1.2 日本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概述第35-36页
        4.1.3 韩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概述第36页
    4.2 国外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的启示第36-38页
        4.2.1 加强产业技术政策的法制基础第37页
        4.2.2 建立产业技术政策实施的市场机制第37页
        4.2.3 强化技术发展的国家目标第37页
        4.2.4 灵活运用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布形式第37-38页
第5章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调整建议第38-43页
    5.1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第38-39页
        5.1.1 完善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第38页
        5.1.2 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的投入第38-39页
        5.1.3 完善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第39页
    5.2 优化现有的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第39-40页
        5.2.1 科学界定政策关于“落后产能”的确认标准第39页
        5.2.2 技术标准政策要突出重点第39-40页
        5.2.3 积极调整技术引进的方向第40页
    5.3 实行多样化的产业技术政策手段第40-42页
        5.3.1 鼓励实行间接性的行政手段第40页
        5.3.2 加大对经济手段的运用第40-41页
        5.3.3 完善法律手段第41-42页
    5.4 完善产业技术政策实施的监控机制第42-43页
        5.4.1 完善政策监督与反馈机制第42页
        5.4.2 建立政策调整演进秩序第42-43页
第6章 结论第43-44页
    6.1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政策研究的结论第43页
    6.2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节能减排行政奖励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预算参与者声誉与道德认知对预算松弛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