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注重人文关怀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选题意义第8页
    1.3 文献综述第8-13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4 研究思路第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页
    1.6 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3-15页
        1.6.1 重难点第13-14页
        1.6.2 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第15-20页
    2.1 人文关怀的内涵第15-16页
        2.1.1 人文的含义第15-16页
        2.1.2 人文关怀的含义第16页
    2.2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维度第16-20页
        2.2.1 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中的人文关怀思想第17页
        2.2.2 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扬弃第17-18页
        2.2.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第18-20页
第3章 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20-25页
    3.1 人文关怀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着眼点第20-22页
        3.1.1 人文关怀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第20-21页
        3.1.2 人文关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21-22页
    3.2 人文关怀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第22-25页
        3.2.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第22-23页
        3.2.2 注重人文关怀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第23-25页
第4章 树立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25-33页
    4.1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第25-27页
        4.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联系第25-26页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需要相联系第26-27页
    4.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第27-29页
        4.2.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第27页
        4.2.2 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现状分析第27-28页
        4.2.3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第28-29页
    4.3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第29-30页
        4.3.1 坚持社会价值第29-30页
        4.3.2 重视个人价值第30页
        4.3.3 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第30页
    4.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第30-33页
        4.4.1 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第31页
        4.4.2 加强教育过程中的双向互动第31页
        4.4.3 逐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第31-33页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人文关怀的路径探析第33-40页
    5.1 营造蕴涵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环境第33-35页
        5.1.1 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物质文化第33-34页
        5.1.2 构建体现人文关怀的高校制度文化第34页
        5.1.3 建设彰显人文关怀的校园精神文化第34-35页
    5.2 在增进师生交流中体现人文关怀第35-37页
        5.2.1 师生交流的教育价值第35-36页
        5.2.2 师生有效交流的主要特征第36页
        5.2.3 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素养的教师队伍第36-37页
    5.3 拓展学生素质培养的途径第37-38页
        5.3.1 社会实践是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第37页
        5.3.2 校园社团活动是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第37-38页
    5.4 关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第38-40页
        5.4.1 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第38-39页
        5.4.2 探索对大学生心灵关怀的途径和方法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
下一篇:川中地区大安寨段碳酸盐岩薄储层地震反演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