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关于“欠条”能否成为抢劫罪犯罪对象的争议 | 第13-18页 |
(一) 抢劫罪的定义及地位 | 第13-14页 |
(二) 抢劫罪的犯罪对象及其特点 | 第14-15页 |
(三) “欠条”能否成为抢劫罪犯罪对象的争议焦点 | 第15-18页 |
二、“欠条”之性质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一) “欠条”与一般意义上抢劫罪侵害对象之“财物”的区别 | 第18页 |
(二) 欠条不同于有价证券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 欠条可以理解为一种拟制的有价证券形态 | 第19-20页 |
三、抢劫欠条行为在刑事司法实践的定性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 | 第20-25页 |
(一) 从对抢劫罪侵害对象的认识中理解欠条成为抢劫罪犯罪对象的可能性 | 第20-21页 |
(二) 欠条成为抢劫罪之侵害对象必须是在特定的情形下 | 第21页 |
(三) 欠条能成为抢劫罪的犯罪对象要求欠条本身必须合法 | 第21-22页 |
(四) 对于抢劫欠条的行为要分清是属于民法调整还是刑法调整 | 第22-24页 |
(五) 抢劫欠条犯罪形态之分析 | 第24-25页 |
四、笔者对抢劫欠条行为的思考 | 第25-32页 |
(一) 笔者对欠条能否成为抢劫罪犯罪对象的理解 | 第25-26页 |
(二) 立法缺陷与完善之探讨 | 第26-27页 |
(三) 特殊情形下对抢劫欠条行为应定性为其他犯罪 | 第27-28页 |
(四) 毁掉“欠条”与毁掉“银行卡”并非都可定性为抢劫罪 | 第28-29页 |
(五) 抢劫欠条行为的量刑标准 | 第29-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