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简介安妮宝贝及其作品 | 第11-13页 |
二、现时研究安妮宝贝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三、安妮宝贝的转型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从安妮宝贝的创作脉络看转型 | 第16-41页 |
第一节 安妮宝贝的创作风格 | 第16-21页 |
一、“都市小说”的定位 | 第16-18页 |
二、“城市边缘人”的描述 | 第18-19页 |
三、诡异阴冷的格调,颓废悲剧的主题 | 第19-20页 |
四、对物质细节的反复描绘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安妮宝贝创作的转变 | 第21-29页 |
一、《蔷薇岛屿》 | 第22-24页 |
二、《二三事》 | 第24-27页 |
三、《清醒纪》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从重要作品《莲花》看安妮宝贝的转型 | 第29-3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29-32页 |
二、问题的解决 | 第32页 |
三、宗教的影响 | 第32-37页 |
第四节 从《素年锦时》看安妮宝贝的转型 | 第37-41页 |
第二章 安妮宝贝创作转型的原因 | 第41-52页 |
第一节 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乐观坚韧取代了颓废迷离 | 第42-45页 |
第二节 个人的追求与突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第45-48页 |
第三节 读者的成长和文坛的要求——打破批评和接受间的逆差 | 第48-52页 |
第三章 安妮宝贝创作转型的意义 | 第52-65页 |
第一节 自我创作的超越和升华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流行文学新的启示 | 第54-58页 |
第三节 对女性文学的进一步丰富、发展 | 第58-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