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汪辟疆旧体诗创作总述 | 第10-34页 |
第一节 汪辟疆旧体诗创作概况 | 第11-20页 |
一、旧体诗辑佚 | 第12-16页 |
二、创作分期 | 第16-20页 |
第二节 “发表”与“选本”研究 | 第20-34页 |
一、诗歌发表研究 | 第20-27页 |
二、诗歌选本研究 | 第27-34页 |
第二章 “诗追山谷路” | 第34-76页 |
第一节 从《我友诗话》管窥“诗追山谷路”之缘起 | 第35-46页 |
一、诗文补遗 | 第36-39页 |
二、从“效唐”到“尊宋” | 第39-42页 |
三、太学十君 | 第42-46页 |
第二节 瓣香之举 | 第46-58页 |
一、九日讌集诗 | 第47-55页 |
二、祝阴寿诗 | 第55-58页 |
第三节 “二胡之争”中的古典回归 | 第58-76页 |
一、用韵 | 第59-63页 |
二、故典 | 第63-66页 |
三、时事 | 第66-76页 |
第三章 “学注水经深” | 第76-122页 |
第一节 治郦成果再评价 | 第77-83页 |
第二节 《水经注》诗笺 | 第83-114页 |
一、《李子奎携杨守敬<水经注疏>稿走渝,拟谒行严,诗以介之》 | 第84-104页 |
二、《前诗意有未尽,再用诗韵成长句》 | 第104-108页 |
三、《题<水经注>后》 | 第108-114页 |
第三节 诗以学“注” | 第114-122页 |
余论 | 第122-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4页 |
后记 | 第134-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