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方违约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双方违约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双方违约概念及责任承担 | 第11-13页 |
一、 双方违约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12页 |
二、 双方违约后的责任承担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双方违约规则与其他制度的关系 | 第13-15页 |
一、 双方违约与单方违约 | 第13页 |
二、 双方违约与过失相抵 | 第13-14页 |
三、 双方违约与减损规则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双方违约误用之情形 | 第15-31页 |
第一节 过失相抵案型 | 第15-23页 |
一、 光船租赁合同纠纷案 | 第15-20页 |
二、 储蓄合同案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减损规则案型 | 第23-27页 |
一、 双方违约与减损规则 | 第24-25页 |
二、 减损规则的适用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单方违约之案型 | 第27-31页 |
一、 双方违约与同时履行抗辩权 | 第28页 |
二、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双方违约之真正案型 | 第31-41页 |
第一节 行使抗辩权不当而致双方违约情形 | 第31-36页 |
一、 因抗辩权行使不当而致双方违约 | 第31-34页 |
二、 因放弃抗辩权而致双方违约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因违反给付义务而致双方违约 | 第36-38页 |
一、 一方履行迟延 | 第36-37页 |
二、 另一方不完全履行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因违反附随义务而致双方违约 | 第38-41页 |
一、 一方违反协助义务 | 第39页 |
二、 另一方违反通知义务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