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 真姬菇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1 形态描述 | 第9页 |
1.2 菌种鉴定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真姬菇营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微量元素 | 第9-10页 |
1.3.2 粗蛋白及粗脂肪 | 第10页 |
1.3.4 粗纤维 | 第10页 |
1.3.5 氨基酸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真姬菇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1 黄酮类成分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总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3 胆碱 | 第13页 |
1.4.5 皂苷 | 第13页 |
1.4.6 多糖研究 | 第13-14页 |
1.5 真姬菇栽培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2 小结与讨论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16-59页 |
1 营养物质的含量测定 | 第16-46页 |
1.1 水分的含量测定 | 第16-17页 |
1.2 灰分的含量测定 | 第17-19页 |
1.3 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 第19-21页 |
1.3.1 仪器试剂 | 第19页 |
1.3.2 Zn、Mn、Fe、Na、K、Ca、Cu、Mg 的测定 | 第19-20页 |
1.3.3 Mo、Cr、Ni、Co、P、Pb、Cd、Sr、Se 的测定 | 第20页 |
1.3.4 结果 | 第20页 |
1.3.5 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1.4 粗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 第21-23页 |
1.4.1 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1.4.2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1.4.3 结果 | 第22-23页 |
1.5 粗脂肪的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1.5.1 仪器与试剂 | 第23页 |
1.5.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1.5.3 结果 | 第24页 |
1.6 维生素的含量测定 | 第24-38页 |
1.6.1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1.6.2 维生素 A 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1.6.3 维生素 B1 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1.6.4 维生素 B2 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1.6.5 维生素 B6 | 第30-32页 |
1.6.6 叶酸、烟酸测定方法 | 第32-34页 |
1.6.7 维生素 C 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1.6.8 维生素 E 测定方法 | 第35-37页 |
1.6.9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1.7 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 第38-40页 |
1.7.1 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1.7.2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1.7.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1.8 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 第40-46页 |
1.8.1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1.8.2 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1.8.3 测定方法 | 第41-45页 |
1.8.4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2 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 第46-57页 |
2.1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第46-48页 |
2.2 总酚的含量测定 | 第48-50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50页 |
2.3 胆碱的含量测定 | 第50-53页 |
2.4 皂苷的含量测定 | 第53-55页 |
2.5 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55-57页 |
2.5.1 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2.5.2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2.5.3 结果 | 第56-57页 |
2.5.4 结果分析 | 第57页 |
3 小结 | 第57-58页 |
4 真姬菇及真姬菇菌脚开发应用初探 | 第58-59页 |
4.1 真姬菇的应用及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 | 第58页 |
4.2 真姬菇菌脚的应用及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 | 第58-59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详细摘要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