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临床资料 | 第9-12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9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一)变应性鼻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 第9页 |
(二)中医辨病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三、病例组 | 第10页 |
(一)观察组 | 第10页 |
(二)对照组 | 第10页 |
四、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第10-12页 |
(一)观察组 | 第10页 |
(二)对照组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大鱼际掌纹观察方法及分级标准 | 第12页 |
(一)大鱼际掌纹的观察方法 | 第12页 |
(二)大鱼际掌纹的分级 | 第12页 |
二、变应原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一)皮肤点刺试验试剂 | 第12页 |
(二)操作步骤 | 第12-13页 |
(三)评定标准 | 第13页 |
三、统计学处理 | 第13-14页 |
研究结果 | 第14-18页 |
一、观察组、对照组大鱼际掌纹形态的比较 | 第14页 |
二、观察组大鱼际掌纹形态分级与病史的相关性 | 第14-15页 |
三、观察组掌纹形态分级在鼻炎合并哮喘与单纯鼻炎之间的比较 | 第15页 |
四、观察组大鱼际掌纹形态与皮肤变应原试验的相关性 | 第15-18页 |
(一)大鱼际掌纹形态分级与吸入组中尘螨阳性程度的相关性 | 第15-16页 |
(二)大鱼际掌纹形态分级与变应原试验吸入组中花粉阳性程度相关性 | 第16页 |
(三)大鱼际掌纹形态分级与变应原试验吸入组中霉菌阳性程度相关性 | 第16-18页 |
讨论 | 第18-26页 |
一、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的形成机理 | 第18-20页 |
(一)大鱼际掌纹特应征是特应性体质的遗传现象 | 第18页 |
(二)大鱼际掌纹特应征是中医学“肾虚质”的外在表现 | 第18-20页 |
二、变应性鼻炎的特应性及病因病机 | 第20-22页 |
(一)变应性鼻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患者属于特应性体质 | 第20-21页 |
(二)变应性鼻炎患者大鱼际掌纹形态特征是中医学“肾虚质”的外在表现 | 第21-22页 |
(三)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关系 | 第22页 |
三、本研究中变应性鼻炎患者大鱼际掌纹形态特征的分析 | 第22-23页 |
四、变应性鼻炎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的临床意义 | 第23-26页 |
(一)大鱼际掌纹特征可作为变应性鼻炎早期诊断的一个体征 | 第24页 |
(二)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大鱼际掌纹特征提供临床依据 | 第24页 |
(三)有易患倾向者可提供早期干预的依据 | 第24页 |
(四)可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补肾法提供依据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综述 | 第2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详细摘要 | 第41-46页 |